第10章 鍛造強大的感染力 ※(1 / 3)

第10章 鍛造強大的感染力 ※

意誌力是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氣場的大小、強弱和正負。很多才華非凡的人,最終一事無成,甚至輕易地就被困難打敗了,或是迷失了方向,隻是因為缺乏意誌力,在該堅持的時候選擇了放棄。要想提升你的氣場,首先就要提高意誌力,隻有強大的意誌才能為你贏得更多的人生財富和幸福。

01. 成為偉人的秘訣

在世界科學史上,居裏夫人是一個永遠不會被人忘記的名字。居裏夫人出生在波蘭華沙,原名瑪麗亞·斯多沃夫夫斯卡,是五個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的童年生活十分不幸,媽媽得了很嚴重的傳染病。後來,媽媽和姐姐們都相繼去世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瑪麗亞學習十分刻苦,從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接下來,她又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1903年的時候,她和丈夫用了3年零9個月的時間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震驚世界,獲得了諾貝爾獎。幾年後,丈夫逝世了,在經曆了人生的重重打擊之後,她仍然不放棄學習,繼續自己的研究,於1911年,瑪麗亞·斯多羅夫斯卡又獲得了第二次諾貝爾獎。

意誌創造了人,同時它也在控製人。海明威在《戰地春夢》這本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小說中寫道:“世界擊倒每一個人,之後,許多人在心碎之處堅強起來。”在遇到挫折打擊時能夠爬起來前行,在麵對重壓時依舊傲然挺立,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堅定自己的方向,這就是意誌力對人所起的積極效用。

意誌力是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氣場的大小、強弱和正負。我們看到很多才華非凡的人,最終一事無成,甚至輕易地就被困難打敗了,或是迷失了方向,這就是缺乏意誌力,在該堅持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所以,想要提升你的氣場,就必須提高意誌力,而且它還能夠為你贏得更多的人生財富和幸福。

曆史學家曾說:“美國的救世主是林肯,沒有林肯美國很可能會因為種族不平等而解體。”然而,這位拯救美國開國以來最危險局麵的偉人,卻是個出生貧寒,曆經了無數坎坷,無論是在家庭、事業還是政治方麵,都屢遭打擊的人。

林肯在成為總統之前,根本交不出一張可以炫耀的履曆表:7歲時,家裏沒有房子,他被迫出去打工;9歲時,母親去世;22歲時,與人合夥做生意,三年後同伴死去,留下他一個人還欠債多年;26歲時戀愛了,但愛人因心絞痛去世;28歲時,向另一位女子求婚遭到拒絕;37歲時,第三次參選才選上國會議員;39歲時,參選國會議員失敗;1849年,40歲時,他想在自己州內擔任土地局長,遭到拒絕;41歲時,他失去自己4歲的愛子;45歲時,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時,競選副總統失敗;49歲時,競選參議員失敗;51歲,成為美國總統。

林肯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即便是屢戰屢敗,他也從未懷疑過自己,他擁有無比的自信和超強的意誌力。在他看來,暫時的失敗不過是命運的考驗,絕不是徹底的拒絕。所以,他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林肯在21歲第一次失敗時,就不再嚐試做生意;如果他在22歲第一次落選州議員的時候,就永遠不再從政;如果他在26歲遭遇了愛人的離世後,就決定不再愛……那麼,曆史上還會有林肯這個人嗎?

生活中的打擊都是插曲,那些失敗也不意味著成功就此終結。當你因為失敗而喪失了自信和意誌之後,你就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那些事情,轉而想要過得安穩和踏實一點,你就會向人生的困難低頭。這個時候,你的氣場就變小了,變弱了,並一點點地朝著負方向傾斜。氣場與意誌力有很大的關聯,這就如同一個人需要靈魂,宇宙需要最核心的動力一樣。你必須終生保持強大的意誌力,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督促自己謹慎而堅持。一天也不要鬆懈,除非你想要放棄某些欲望,徹底地放縱自己。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偉人的偉大業績,以及他們巨大的影響力,都是依靠著意誌實現的。

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曾經隻是一個讀過四年書、家中一貧如洗、體質虛弱的窮孩子。他飽嚐了人間的辛酸,但他從不憤世嫉俗,也從不向命運妥協,在人生的“大學”裏積累經驗,建立了自己的“鬆下哲學”。在他24歲那年,他用僅有的積蓄創辦了“電器公司”。最終,又憑借執著的信念、誠實的品格、縝密的經營方略,把這家小公司建造成了龐大的“鬆下帝國”!

還有俄國詩人羅蒙諾索夫,原來隻是一個捕魚的青年,求學時一個拉丁字也不識,被人譏為“大傻瓜”,連老師也看不起他,羞辱他。但他的意誌力非常頑強,在這樣的處境下他積極上進,最終成了一位大學者,並成為世界曆史上第一個創立大學的人,被人譽為“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

很多偉人在成就大的事業之前,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隻是他們的意誌力更強一些。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意誌力,它就潛藏在我們的身體之中。當它爆發的時候,我們無往而不勝;當它沉默的時候我,我們一事無成,隻能夠歎息命運不佳。想成為偉人,那就試著引爆你的意誌力吧,它對一個人的價值不可估量。

02. 你可以堅持多久

在上世紀的印度,人們尊崇一位精神導師,他向人們提供精神的力量和東方的智慧,他用生命換來了別人的生存,這個人就是甘地。

甘地生前,曾經進行過無數次的絕食鬥爭,他的非暴力哲學讓英國人不得不離開印度。為了達到和平抗爭的目的,甘地決心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他用絕食的方式來製止暴亂和殺戮,他支持工人罷工,反對一切苛刻的雇傭條件。甘地從不畏懼英國人,但他卻畏懼黑暗,他睡覺的床邊總是燈光長明,他對印度人民的聯合與統一充滿了信心和熱情。

甘地擔負起了把獨立的要求轉變成全國性群眾運動的職責,動員所有人與帝國主義展開鬥爭。甘地一生始終堅信一點:被動反抗和非暴力不合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有效的。他的精神是充滿智慧的,是堅忍不拔的,是充滿同情心和活力的,他的智慧就是印度人民最強大的精神武器。

在多數人看來,一個人是否有力量,全在於他的性格和手段。那些性格溫和而從不采用暴力的人,有時會被人視為懦夫。然而,甘地卻改變了人們對力量的看法,他以溫和和非暴力著稱,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這種強大的意誌力萌發出的氣場,讓他成了印度最有影響力的領袖。

意誌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此生成就的大小。怎樣才算得上意誌力強大呢?關鍵在於堅持。有句話說:“九十九次的失敗,到第一百次獲得成功,這就叫做堅持,堅持在於不間斷地努力。”善於堅持的人總能鍛造出一股強大的感染力,也許你會無視一滴落在地麵上的水,但若你看到它能夠把堅石滴穿的時候,你怎麼可能仍舊無動於衷呢?你肯定會信服,但你不一定能夠像它那樣。這就是為何有些人的氣場能夠影響周圍的人,乃至更多的人,而有些人卻注定平庸一輩子,碌碌無為。

也許你會對我說:“我一直都想成功,也試過了很多次,但一直都沒有好的結果。”很多次是多少次?上百次,幾十次,還是隻有幾次?成功原本就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得到的,就像伏爾泰說得那樣,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劍到死時不離手。聽到了嗎?劍到死時不離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意誌,是多麼宏大的氣場,你距離它還有多遠?

很多時候,不要抱怨成功太艱難,路途太坎坷,你需要的是增強你的意誌力,還有你的恒心。堅持不懈意味著有決心,當我們感到精疲力竭的時候,放棄是最簡單的,也是看起來最好的選擇,然而成功者在此時卻忍住了。他們的意誌力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甚至為了成功,他們可以選擇“一生隻做一件事”。

王文京是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他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王文京從前也是一介窮書生,但他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擁有了高達數十億元的個人資產,他一手締造的用友軟件成了中國財務軟件的佼佼者。每次說到自己的成功,王文京總是這樣說:“一生隻做一件事。專注,堅持。”他說:“經營企業和做很多事情一樣,總要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好,一次兩次不夠,貴在堅持。不論現在的起點是高還是低,規模是大還是小,重要的是要去做。每個企業都是從小發展起來的,認準了方向,把握機會,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有大作為。”正是依靠著這種踏實專注、堅持努力,王文京才使得他的“用友”軟件一直跳躍在浪尖上。

王文京如是,法國有位警官也是如此。

法國馬賽有一名警官,為了追捕一名奸殺女童的罪犯,他查了十幾米高的檔案,走遍了四大洲,打了30多萬次電話,調查範圍達80多萬平方公裏。這些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捕罪犯上,即便兩任妻子都和他離了婚,他也沒有放棄。曆經了52年的追捕,他終於將罪犯繩之以法。當他用手銬銬住凶手的時候,他已經是73歲的老人了。

有人問他,為了追捕罪犯舍棄了家庭,到底值不值得?他說:“一個人一生隻要堅持幹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白活。”

看到這裏,你我都不得不佩服王文京,崇拜法國馬賽的這位警官。即便我們無緣和他們會麵,單隻是聽到他們的故事,都已經能夠感受到他們身上那種堅韌和頑強的氣場了。很多時候,我們做得不夠好,隻因為我們少了一份意誌力,一份堅持。

每一種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但每一種成功也都有個共同的秘訣,那就是堅持。有人曾經問過小提琴大師弗裏茲·克賴斯勒,為何他能演奏得如此好,是不是運氣好?弗裏茲·克賴斯勒回答:“這一切都是練習的結果。如果我一個月沒有練習,觀眾可以聽出差別;如果我一周沒有練習,我的妻子可以聽出差別;如果我一天沒有練習,我自己能夠聽出差別。”

想讓自己像弗裏茲·克賴斯勒一樣,用自身的實力和魅力感染更多的人嗎?那就堅持做好你該做的事吧!氣場的提升原本就是一個綜合提升的過程。

當你處於人生低穀的時候,你要時刻提醒自己你所留意的,你想要的;更要告誡自己,這些問題不會一直糾纏著你,無論境遇多麼艱難,都不能夠讓生命陷入其中。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像你從未遇到失敗一樣。憑借毅力和彈性去追求自己期望的目標,必然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最可怕的就是在中途放棄,那你便會一無所有。

這些道理誰都明白,更重要的隻有少數人很快拿出了行動。所以,就從今天開始吧,拿出必要的行動,哪怕隻是一小步。你渴望提升意誌力和氣場,那你就該先行一步!

03. 在耐心中努力等待

等待與機會同在,這是拿破侖信奉的一句格言。

拿破侖在擔任革命軍小隊長的時候,就等待著嶄露頭角的機會。在等待中,他利用各種機會,漸漸掌握了法國軍事和政治實權,並且運用各種外交手段,以保證法國獨立。至此,拿破侖成了法國人民心中的英雄。後來,拿破侖登基為皇帝,讓法國成了歐洲的霸主。

從表麵上看,拿破侖是一個戰績輝煌的人物,可實際上,他是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以堅強的意誌力和巨大的勇氣,才取得了最後的成功,這種成功就是“等待後的成功”。

在征服了全歐洲之後,拿破侖說了這樣一句話:“莊嚴與滑稽之間隻有一步之隔,等待與機會之間隻有一步之鄰。”

他是想告訴世人:雖然自己吃了敗仗之後,狼狽地逃走看起來十分的滑稽。但是不久之後,自己必然會莊嚴地扳回麵子。

善於等待的人通常都散發著一種超凡的氣場,他們做事從不會毛毛躁躁,也不會衝動,可能有人覺得他是無所作為,貪圖安逸,然而他卻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抓住時機,做出驚人的舉動,敲開成功的門。就像拿破侖一樣,失敗的時候倉皇而逃,任人譏笑,可誰也不知道他在那一刻暗暗下了決心,在過後的某一天莊嚴地為自己找回麵子,並得到比麵子更重要的東西。聽起來很容易懂,可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按捺不住“寂寞”,少了一份耐心,做不到等待。

等待的過程很難受,尤其是在失敗中等待。因為這個期間,人的內心會脆弱,很容易灰心。不少人在失敗後也選擇了等待,但他們的“等待”就是聽天由命,或是等著天上掉下一個餡餅砸在自己的頭上。此時,這個人的氣場已經隨著上一次的失敗消失了,他們愈發顯得平庸,甚至還帶有一些負麵的情緒,讓氣場也成了負的。而那些真正偉大的人,他們的氣場由內而發,不會因為外在的環境和一兩次的失敗而被削弱,他們選擇的等待,是有計劃和目標的,是懷抱著信心和希望的,他們是在等待中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前進。這是一種意誌,堅韌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