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可敬地讓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 第22章 主動承擔責任,給事情一個公正的說法,是一種讓(1 / 3)

第三篇 可敬地讓能給人以溫暖、感化和醒悟 第22章 主動承擔責任,給事情一個公正的說法,是一種讓

犯錯在所難免,但是你陳述過失的方式,卻能影響上司心目中對你的看法。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非常重要,因為推卸責任、尋找借口,隻會讓你看起來就像個討人嫌、軟弱無能、不堪重用的人。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譽和尊嚴。

■ 做人做事“職業化”,一個台階也不放過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能不能有發展、會不會獲得成功,智商和情商都很重要。但僅僅有這兩點還不夠,作為職場人士來說,除了智商和情商,更要重視“職商”。

如果我們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與智慧,也就是所謂的“職商”。“職商”就是從事職業的素養與智慧,而素養則是我們平時養成的習慣。工作中我們常看到有些人雖然很有能力,但在職場上卻不能獲得成功,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職商”。可以說一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職商”,“職商”越高的人,在職場上越有競爭力,也越容易獲得成功。

在荷蘭,一個初中剛畢業的青年農民在一個小鎮找到了門衛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60年。在這個清閑的崗位上,他沒有悠閑,而是選擇了打磨鏡片,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的專注和細致,技藝超過了專業水平,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專業人士都高,借助他磨的鏡片,他終於發現了當時世界還不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他獲得了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英國女王親臨小鎮去看望他。他老老實實地把手中的鏡片磨好,不僅成為了科學家,而且,因為專注和敬業,他的美名在當地盛傳。

敬業,是事業成功的源泉,是一種職業素質、職業精神的表現,是一種做事做人的境界。敬業,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懷著一份熱愛、珍惜和敬重的心情,不惜為之付出和奉獻。

敬業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更是一種實際行動。如果我們像老板一樣把敬業變成一種職業習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但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知識,積累許多經驗,還能從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投入工作的過程中得到歡樂。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缺乏敬業精神的人,是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就的。

其實,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沒有了職責和理想,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無論你身居何處,即使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後就會獲得成功和快樂。

當我們將敬業當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既然社會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給了我們發展的空間,給了我們生活的物質保障。我們每個人應該盡自己的責任,才能無愧於心、無愧於自己。敬業是一種習慣、一種美德,也是成就事業的首要條件。無論從事什麼工作,請記住,敬業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或者別人,更是為了你自己。

■ 上司隻要結果,不會判斷誰是誰非

借口可能會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他任何缺點、錯誤、失誤少。讓我們把尋找借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上來。因為工作中沒有借口,人生中沒有借口,失敗中沒有借口,成功中沒有借口。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當我們在遇到麻煩或者是為公司造成損失的時候,通常都不敢去麵對現實,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是“都是某某不好”、“某某是怎麼搞的”。這就是不敢承擔責任的表現,是推卸責任的潛台詞,言下之意是:“此事與我無關。”

有一個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工程師,有學識、有經驗,但犯錯誤後總是自我辯解。他應聘到一家工廠時,廠長對他很信賴,事事讓他放手去幹。結果,卻發生了多次失敗,每次失敗都是他的錯,可他總有一條或數條理由為自己辯解,說得頭頭是道。因為廠長不懂技術,常被他駁得無言以對、理屈詞窮。廠長看到他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推脫責任,心裏很惱火,隻好讓他卷鋪蓋走人。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這一理念,無數西點畢業生在人生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861年,當美國內戰開始時,總統林肯還沒有為聯邦軍隊找到一名合適的指揮官。

林肯先後任用了4名總指揮官,而他們沒有一個人能“100%執行總統的命令向敵人進攻,打敗他們。”

最後,任務被格蘭特完成。

從一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到一名總指揮官,格蘭特升遷的速度幾乎是直線的。在戰爭中,那些總是能完成任務的人最終會被發現、被任命、被委以重任。因為戰爭是檢驗一個士兵、一個將軍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務的最佳場所。

執行任務,然後完成。這是千百年來每個士兵乃至將軍最基本的職責。軍人的天職就是無條件地去執行上級的命令,全力以赴地完成,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而這些最基本的品質卻在我們的社會上日漸消失,一個人一旦擁有了這種品質便會被人們稱為“優秀”或者“卓越”,殊不知,在那些真正的勇士看來,這隻是成為勇士的一個基本條件。

當格蘭特將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開辟了美國曆史的新一頁後,很多人開始尋找格蘭特製勝的原因。後來,格蘭特將軍做了美國總統,有一次,他到西點軍校視察,一名學生問格蘭特:

“總統先生,請問是西點的什麼精神使您勇往直前?”

“沒有任何借口。”格蘭特回答。

“如果您在戰爭中打了敗仗,您必須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借口時,您怎麼做?”

“我唯一的借口就是:沒有任何借口。”

英國大都會總裁謝巴爾德在位時有一句名言:“要麼奉獻,要麼滾蛋。”他強調:“在其位,謀其政,不要找任何借口說自己不能夠、辦不到。”他要求他的下屬在他麵前不能因幹不好工作而找理由推脫責任。一次,一個員工為了一件極難辦的事找他,說自己盡力了,並說出許多客觀理由,最後說無論怎樣,這件事都“辦不到”。謝巴爾德聽後覺得這個下屬就是怕得罪人、犧牲自己的利益,於是就輕聲對他說:“夠了,夠了,現在我需要的不是這些好理由,而是要你仍舊照我的命令去做,否則,你就別做這個部門的經理。”

謝巴爾德的做法很正確,他就是要讓下屬明白,對於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就該負責,而不能隨便找個理由推脫,這樣才是一個稱職的員工。

通常,家電公司在開會前,都會配給出席者一些資料,但有一次卻漏印了部分資料,而這錯誤是因為負責影印的新進職員馬虹忽略所致。雖然這一部分資料對會議的進行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阻礙,但馬虹將會受到上司的指責,這一點是毋庸贅述的了。

但是,馬虹卻對上司說:“對不起,請您把資料再借我一下。”並且表示要重新影印,把完整的資料送給出席會議者。

這時,上司對馬虹的工作能力重新做了肯定。這是因為不隻是道歉,而且她想辦法要補救的態度,令上司覺得她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誠意。當然,她並非有意這麼做,但結果卻給了上司一個好印象,因此可說她做了很好的自我表現。

犯錯在所難免,但是你陳述過失的方式,卻能影響上司心目中對你的看法。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非常重要,因為推卸責任、尋找借口,隻會讓你看起來就像個討人厭、軟弱無能、不堪重用的人,不過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對每個人道歉,訣竅在於別讓所有的矛頭都指到自己身上,坦誠能淡化你的過失,轉移眾人的焦點。

因此,千萬別找借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缺少的正是那種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任何借口的人。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

■ 承擔責任,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

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是建立在坦率承擔的基礎上的。一個人再能幹、再聰明,也總有犯錯誤的時候,犯錯誤沒關係,隻要你想辦法去補救,隻要你坦率地接受錯誤,你仍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林新是一家大型建築公司的工程部經理。由於他口才好,又極懂得周旋,上司安排他去處理公司在外地的一樁工程收尾過程中與當地居民發生的糾紛,希望他與外地公司的幾位負責人共同協調,把這件事處理妥當。

但林新覺得,這些事務不屬於他的職責範圍,因而工作起來不積極。在處理具體事務時,又自恃是總裁派來的人,總是一意孤行,不與分部負責人積極配合,結果沒把事情辦好。加上他不了解當地的民俗民情,還與當地居民發生了尖銳的衝突。可當總裁責怪他時,他卻把責任統統地推到分部負責人的頭上。總裁對事情進行了一番詳細的調查後,終於了解了事情的全部過程,不但給了林新罰薪處分,還對林新的人品和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事隔不久,林新又因為公司業務,與分部那幾位負責人進行了工作方麵的交接,大家都記恨他當初嫁禍於人的做法,借機報複他,導致林新業務上的失敗。無奈之下,林新不得不辭職,離開了這家極有發展前途的公司。

像林新這樣明目張膽地嫁禍他人,做法固然令人厭惡。但是,假如在一個公司內部,找替罪羊成了一種風氣,責怪別人成了一種習慣,大家都互相埋怨、互相推卸責任,就不會再感到道德的壓力與約束了。於是,推卸責任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不要奢望別人主動地來關注自己,尤其是作為一名企業的員工,更不可奢望上司或老板會主動關注自己,而是要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才幹展示給他們看。隻要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並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才能是讓別人發現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內心的願望。

林強高考落榜後就隨本家哥去沿海的一個港口城市打工。那城市很美,林強的眼睛就不夠用了。本家哥說,不賴吧!林強說,不賴。本家哥說,不賴是不賴,可總歸不是自個兒的家,人家瞧不起咱。林強說,自個兒瞧得起自個兒就行。

林強和本家哥在碼頭的一個倉庫給人家縫補篷布。林強很能幹,做的活兒精細,看到丟棄的線頭碎布也拾起來,留作備用。

那夜暴風雨驟起,林強從床上爬起來,衝到雨簾中。本家哥勸不住他,罵他是個憨蛋。在露天倉垛裏,林強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動的篷布。待老板駕車過來,他已成了個水人兒。老板見所儲物資絲毫未損,當場要給他加薪,他就說不啦,我隻是看看我修補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見他如此誠實,就想把另一個公司交給他,讓他當經理。林強說:“我不行,讓文化高的人幹吧。”老板說:“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人責任感強!”林強就當了經理。

我們不難發現,在工作中責任感強的人,工作上的表現都是很優秀的,因為一旦具備了強烈的責任感,人們就會全力以赴,這樣就可以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可以體會到工作帶給自己的無限樂趣,把責任感與工作合二為一,把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融為一體,才會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能力,給企業帶來成功,同樣地自己也取得了成功。

因此,你應該努力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別人,都應該多給別人以幫助和鼓勵,你自己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有所收獲。一旦你擁有了這種責任感,你便具備了超強的自製力,可以控製自己隨時產生的衝動,並駕馭自己的思想。你就會感覺到,你的內心正在產生一種全新的、無聲的力量。

■ 不怕一時受委屈,最終的事實會為你說話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某人沒有責任感,不可靠;某人很負責,值得讚賞;某人總是諉過推功,沒有責任心,要盡量避免跟他接觸……任何一種說法都離不開“責任”兩字,每種說法都對人做了一個深刻的評價,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這個人以後的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因此,你需要勇於承擔責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發現錯誤的時候,不要采取消極的逃避態度,而是應該想一想自己應怎樣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彌補過錯。隻要你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它,勇於承擔責任,錯誤不僅不會成為你發展的障礙,反而會成為你向前的推動器,促使你不斷地、更快地成長。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麵性,錯誤也不例外,關鍵就在於你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它,以怎樣的態度去處理它。

這天,一份由上司周科長主導完成、曼芸參與準備工作的廣告策劃方案出現了重大的錯誤,引起了客戶的強烈不滿,這令公司的老總非常生氣。事發之後,周科長主動去找老板談了話,隨後周科長又請曼芸去喝咖啡。周科長告訴曼芸說自己已經向老板承認錯誤了,同時周科長提醒曼芸,老板知道她也參與了準備工作,所以建議曼芸第二天一早主動去向老板承認自己的不足,表現得積極誠懇一點,能在老板那裏扳回印象分。這令曼芸非常感動,覺得自己遇上了事事護著自己的好上司。然而,第二天一早,還沒等曼芸去找老板,老板就把曼芸狠批了一頓。

從老板批評的話語中,曼芸已經知道周科長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自己的身上,她當然感到委屈了,但事情已經這樣了,在老板麵前爭辯反而會越描越黑,隻會讓老板更加生氣。於是曼芸主動並且誠懇地向老板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向老板保證,自己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把這件事解決好!

從老板那裏回來後,曼芸首先去了客戶那裏,在跟客戶誠懇地道歉之後又得到了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曼芸加班加點,廣泛地收集資料並做了深入的研究,最終她不僅僅彌補了上次周科長所犯的錯誤,還給了客戶一個更加滿意的策劃方案。這讓老板開始對曼芸刮目相看,特別是在了解了事件的原委後,老板更是對曼芸欣賞有加,破格提升她為策劃總監。

很顯然,周科長在“向老板承認錯誤”時把主要的責任都推到了曼芸身上,自己隻是承擔了管理不足的小罪名。麵對這種情況,曼芸沒有去為自己辯解,而是默默地忍耐,並在老板麵前為自己爭取到了表現的機會,因此而迎來了無比光明的職業坦途。

做每一份工作的同時,也即意味著需要我們承擔其中的責任。但是,承擔責任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由於要有一定的付出,甚至要做出某種犧牲,很多人都會在承擔責任時感到很辛苦、壓力很大,因而心中總是惴惴不安——這就是責任感、使命感。

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責任,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隻有那些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資格獲得更大的榮譽。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或者一個不負責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會對自己的基本認可,其次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與尊重,甚至也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譽和尊嚴。

李傑和王平新到一家速遞公司,被分為工作搭檔,他們工作一直都很認真努力。老板對他們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一次,李傑和王平負責把一件大宗郵件送到碼頭。這個郵件很貴重,是一個古董,老板反複叮囑他們要小心。到了碼頭,李傑把郵件遞給王平的時候,王平卻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古董碎了。

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老板,這不是我的錯,是李傑不小心弄壞的。”王平趁著李傑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王平,我知道了。”隨後,老板把李傑叫到了辦公室。“李傑,到底怎麼回事?”李傑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後李傑說:

“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

李傑和王平一直等待處理的結果。一天,老板把李傑和王平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倆說:“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了你倆在遞接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也看到了問題出現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我決定,李傑,留下繼續工作,用你賺的錢來償還客戶。王平,明天你不用來上班了。”

兩個人對問題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他們不同的境遇:李傑有責任感,被留了下來,而王平則被淘汰了。

麵對犯錯的最佳對策便是勇敢承擔責任。對待錯誤的態度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敬業精神和道德品行的體現。是自己的責任就要全力承擔,一定不能推卸,要誠懇地承認錯誤,並積極地尋求補救的辦法。如果不是由於自己的過失造成的,也不要急於替自己辯白,應首先著眼於公司的利益,等事情得到了妥善處理,事情的真相自然會浮出水麵。如果你確實被誤會了,你的同事和上司也會在事實中看到,還你一個清白。你一定要相信,隻有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做成大事。

■ 不逃避,勇敢地擔起責任

在職場中,總有一些人整天發著牢騷:“我都來公司這麼久了,一直得不到重用,我在考慮換工作了……”“努力工作又怎麼樣?老板根本不在意……”“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憑什麼扣我的獎金……”他們每天想著晉升、加薪,想著有一天能夠得到老板的器重,成為公司的頂梁柱。可惜,他們要失望了,因為“抱怨”暴露了他們的缺點:沒有責任心!

努力工作是每一個員工的職責,老板雇用你來擔任某一個職位,目的不是為了聽你發牢騷,說工作中有多少麻煩和不順利。你想要獲得別人的肯定,實現自我的價值,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擔起你應負的責任,做個敢於擔當的人。一個連本職工作都無法承擔的人,又憑什麼讓老板器重你呢?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勇敢擔起責任的人。

幾個小男孩在踢足球,其中一個男孩不小心將球踢到了鄰居家的玻璃上,玻璃碎了一地。鄰居家的老人氣衝衝地走了出來,責問是誰幹的。夥伴們都被嚇跑了,隻有那個小男孩沒有跑。他低著頭走到老人的麵前,說:“對不起,是我打碎了您家的玻璃。請原諒我。”這個老人非常固執,堅決要讓小男孩賠償。無奈之下,小男孩隻得回家拿錢。

小男孩回家後,如實地說明了情況。母親覺得,孩子年齡小,把錢賠給老人就算了。可男孩的父親是個嚴厲的人,他並沒有因為孩子年紀小而原諒他。沉默了片刻後,父親冷冷地對他說:“家裏雖然有錢,但這是你的錯,你必須要對你的行為負責。”接著,父親拿出了15美金,說道,“這是我借給你的,你必須想辦法還給我。”小男孩接過錢,連忙跑去賠給了老人。

不過,父親的話小男孩一直記在心裏。後來,他一邊上學一邊打零工。可是,他年齡太小了,能做的工作很少,他隻好去餐館幫人洗碗,平時再撿些廢品。辛苦了幾個月,他終於攢夠了15美元,並自豪地還給了父親。父親很欣慰,他拍著男孩的肩膀說:“一個能為自己的過失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會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