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位於越國最中心的腹部,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商貿發達,因與九個州郡相鄰,素有九州通衢之美稱。
別看京州疆域並不算大,可若論人口數量和富庶程度,在整個越國卻是首屈一指,除了地理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一座城,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越京。
越京是越國的都城,也是越國的第一大城。
作為帝都,越京城有著超乎常人想象的繁榮,大小街道數百條,商鋪林立,人口更是多達上千萬。
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一城中,城內當然是寸土寸金,不管地皮還是住宅,都要比其他的州府多上數倍,甚至很多時候,有錢未必能買到。
城內最奢華的地方,是作為皇城的北城區,這裏到處都是雄偉的宮殿,雕梁畫棟,美輪美奐。能住在這裏的人,都是皇族血親,個個身份顯赫。
與北城區相對應的南城區,則是三省六部等眾多官員的府邸,受規矩限製,這裏不如皇城那般富麗堂皇,卻也極盡奢華。
至於東、西兩個城區,就遜色了許多,都是些沒有官職之人的住宅,不過東城區全是富貴人家,而西城區多是販夫走卒或者普通百姓罷了。
如此繁華的都城,得益於高大城牆的守護。
越京呈方形,有四麵城牆,七八丈之高,身在其下,讓人忍不住頓生渺小之感。
據說,比邊塞之城,還要高些。千百年來,無論是越國王朝更替,還是其他戰亂,此城始終固若金湯,從未真正意義上失守過。
四麵城牆的中間,各設有一處城門,每處都設有兵士守衛,檢查來往車輛行人,這其中又以南城門最為寬敞大氣,也是城門開的時間最長的一個。
這日,越京城上空,碧波萬頃,豔陽高照,南城門下,人來人往。
已近晌午時分,天氣燥熱難耐,有聰明的小販早在城門外支起攤位,賣起了茶水,供來往行人解渴納涼,賺些銀錢,補貼家用。
此時,茶水攤上坐著一名男子,三四十歲左右,身材肥碩,滿麵油光,不大的眼睛裏,透著一股子精明勁。看其衣著,比起大部分路人也算光鮮亮麗,卻是下人打扮。
簡陋的木桌上,擺了幾個空碗,顯然胖子已經喝完,正手持一把扇子,到處張望,似乎在等待什麼。
在其身後,站有兩排人,一排侍女,一排仆人,在烈日下汗流浹背,一動不動。
這個時候,若是城內稍有點見識的人到此,定然會一眼認出坐在茶攤上的胖子,毫不猶豫的上前熱情打招呼,甚至主動幫他搖扇子。
京城的一個下人,就有如此地位?
想想也不可能,有地位的不是他,而是其背後之人——穎王。
穎王乃當今越皇的胞弟,朝堂之上有很大勢力,是越國最有權勢的親王。
胖子作為王府的管家,盡管是個下人,可想要進王府求見的人太多了,王爺何等身份,怎可能全部接見,這就需他有選擇的通傳稟告,其身份也就水漲船高了。
外人對他大都客氣萬分,稱其為餘大管家,有些沒什麼見識的小戶人家,甚至管他叫餘爺,每當拜貼求見王爺時,總少不了許多的好處。
實際上,這位餘大管家,連個像樣的名字都沒有,在家中排行老二,便隨意取名餘二。
早些年,餘二托關係在王府中謀了份普通差事,因做事幹練,為人精明可靠,被王爺看中,一路提拔到管家,成了王府下人中的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