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是何辦法?”
漢中聞言驚喜,既然仙人說有辦法幫助自己複漢,那應當所言非虛。
諸葛亮等文武群臣也是緊緊盯著幾人,他們是真的想要與主公一同匡扶大業,整個季漢中樞本就是為了這個理想而團結在一起的!
隻有剛來的張飛聽得一臉懵逼:
怎麼回事?難道大哥請這些仙人(妖人)來,不是為了求長生嗎……
張飛先前之所以那般激動,就是以為自家大哥和軍師已經放棄理想,轉而墮落到求仙長生的地步了。
可聽大哥和仙人(妖人)的對話,好像不僅不是這樣,反而是想讓仙人幫著他們匡扶漢室?
可是,這怎麼可能呢?妖術不可大用是常識,畢竟連當年轟轟烈烈的太平道最後也失敗了啊……
不理會正在懷疑人生的張飛,張然笑道:
“國家強盛的根本在於人口的多少和糧食的產量上,法術雖好,卻也難以人人皆習。”
“今天下三分,曹魏獨占中原精華之地,而漢中王與東吳隻是割據偏僻一隅,無論人口糧食皆遠遜於中原,並且隻有速戰速決方有勝機,越拖時間,則曹魏越是覆壓兩家,終難逃滅亡一途。”
聽罷,劉備等人皆是麵色難看但又並不意外,顯然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他們之所以還在傾力抗爭,就是不願意接受這個命運!
“那以先生之見?”
張然大笑,仿佛化身縱橫捭闔的策士謀主,暢言道:
“在下有兩策,一策是先不管東吳,趁著曹操暴斃、中原混亂之機,由漢中王與諸葛軍師傾國之力出岐山道,略取渭南與隴右之地,隻要勢若驚雷,讓爭位的曹魏內部無暇顧及,則可斷曹魏一臂。”
“其次一策,則是趁機恢複蜀地生產,開墾荒地,推廣新式耕作技術,以益州之地的糧產趕超曹魏數州,縮小雙方的國力差距,如此,興複漢室也不是沒有機會……”
這……
眾人麵麵相覷,別聽這仙人在這肆意指點江山,其實光是這第一策就有大問題!
“不可!”
張飛當即跳出來,憤怒道:
“且不說我益州剛打完漢中大戰,正是民疲兵乏之時,怎能與曹魏隨意開戰!再者孫權小兒奪我荊州、殺我二哥,如此血仇,焉能不報?”
張然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想不到以莽撞而出名的張飛,竟也有不少心思,看來說他“粗中有細”並非虛言。
但是張然還是反問道:
“難道張將軍以為此等伐魏的大好時機是隨時都有的嗎?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況且,現在不打混亂的曹魏,反因為氣血之怒而與奪下荊州士氣正旺的江東開戰,豈不聞小不忍則亂大謀,何其愚也!”
“你!……”
張飛大怒,還是諸葛亮等人將他死死拉住,這才沒上來捶他兩拳。
黃藥師和華佗等群員也是連連給張然打眼色:
差不多得了,你這樣就差指著人家鼻子罵了……
“仙人!”
劉備聽完張然的話後,也是陷入了沉默,良久才道:
“仙人可能不知,我三兄弟自桃園結義起就約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今江東孫權偷襲荊州,殺我二弟關羽雲長,此仇不報,我兄弟二人死不瞑目!”
張然當然明白三人的兄弟之情有多深厚,不然曆史上就沒有那場悲壯的夷陵之戰了……
所以。
“所以,漢中王您就更不能怒而興師,因小失大了!”
張然認真道:
“大王若征討江東,勝則不過奪取荊襄九郡及江東六郡之地,就算不考慮消化土地與人口的時間,大王也還是弱於曹魏數倍,何況伐吳期間曹魏不可能不插手。”
“而大王若敗了,則……”
“不可能!”
張飛大吼道:
“我大哥不會敗的!”
“嗯……那就參考勝了的結果。”
張然歎息,曆史上的夷陵之戰何止是敗了啊,那簡直都快把底褲都輸出去了……
見張然都這麼勸了,現在根本不想打東吳的諸葛亮也趁機向劉備進言:
“大王,王不可怒而興師!何況我們並不是不幫雲長報仇,隻是先伐曹魏而後伐孫吳而已,待我們攻下關中、還於舊都,再效法太祖高皇帝東出函穀席卷天下,諒那孫權也不過又一個烏江自刎的下場罷了!”
劉備沉默了。
許久之後,本就年近六旬的他仿佛更加蒼老了幾歲,他看向一旁的諸葛亮,又看向三弟張飛,道:
“翼德,你說孤……孤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