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感恩和夢想
_文/趙劍鋒 2004級,日語專業
人在長大,夢想開始丟盔卸甲。現實總是不鬆不緊地勒緊我的脖子,我不敢跑,於是在對未來的惶恐中,心開始變小。大家都說我變得現實了,我卻極恨我自己,因為我感到未來的生活會變得空虛無意義。當激情不再,心中的城堡離自己越來越遠的時候,心死了。我的時間似乎在這裏停止,心中原有的構築土崩瓦解,在記憶中煙消雲散了。
進了大學,沒有了原來條條框框的束縛,原本靠這些條條框框支撐起來的皮囊·下子癱軟了下來。於是眼睜睜地看著夢想走遠卻邁不開步子去追,落在身邊的景象足日複一口的別人設計好的平淡生活。自己隻是在裏麵挑一個角色演生活,終日為柴米油鹽,親情愛情友情而疲於奔命。
不行!我不十!我不能再這樣下去!
即使是聲嘶力竭的叫吼,在大學晃蕩的日子裏也顯得疲軟無力。沒有夢想的日子是沒有味道的,就像沒有雲的天,一張沒有寫過的紙,或者一杯煮了又煮的白開水。這些我都知道,但當人習慣了過悠閑的日子,想要再跑起來卻是那麼困難的事。
日子過得無可救藥,因為我覺得再怎麼潦倒,耶穌也會為你變出魚和麵包。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我突然發現我沒錢吃飯了。這時,有人遞給我…張傳單,上麵寫著感恩節……
感恩?我開始很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
我的母親,她總是微笑地看著我埋頭扒飯,然後當我神氣地抬起頭衝她笑時,她總是會用手輕輕擦去我嘴角的飯粒。我是母親心頭掉下的一塊肉,母親像大地一樣把我托起。我的生命,牛命的成長,成長的力量,母親把她可以給我的一切都給了我。可當我在母親的注視下慢慢長大,我竟害羞讓母親擦我的嘴角。母親的手伸過來,我的頭偏開了,母親微微-怔。長大了嗎?
從母親的肚子,到母親的懷裏,然後牽著母親的手到處跑,又在母親的注視下上學校,到現在電話裏傳遞來了母親的聲音:“今天給你寄錢了。”我一直背著身,遠離母親奔跑!而母親卻一直寬容地看著我鬧,幫我擦亮旅行的皮靴,為我插上夢想的翅膀。飛得更高, 飛得更遠,是母親對我的寄托。而現在,我卻無恥地把自己的夢想打碎,更把母親的希望抹殺。母親總是寬容的,子女總是自私的。像我這個自私的兒子從來沒有向母親問過好!
我的父親,印象中他有,.身強健的肌肉。我總是在一邊看著他揮汗如雨,然後伸手去握那把結實的斧子。那時,父親總是把我的手移殲,他希望我的手指永遠都足細細長長的。父親的手很粗糙,卻粗壯有力。他用這雙手支起了整個家庭,也支起了我。
站在父親的影子裏,似乎世界上的什麼都不覺得可怕。可足瞬間,我義赤身暴露在了陽光裏,我清晰地看到,那天,父親站在.廠我的影子裏。時間讓我長高了,卻讓父親衰老了。記得那天晚上,父親喝了很多酒,他跟我談他的少年,他的成長,他的經曆,他的遺憾,談到頭發花白,泣不成聲。那一天,我知道父親也需要保護。父親希望我能成為一個能保護對自己重要的東西的男人。父親用了二卜年的時間支起了我這個人,給了我勇氣,給了我力量,給了我作為男人的責任感。而現在,這個未成品卻要倒得稀裏嘩啦。對父親,我能說什麼呢?“謝謝”嗎?“對不起”嗎?輕描淡寫的一筆不如死掉!
我覺得我需要感恩,用自己的方式。
大學裏的樹在冬天最冷的時候會掉下一些紫黑色的漿果,然後被人們踩開在地上。在樹葉縫中又漏下些細碎的陽光,紫黑色的顏料和透明色在地上點綴塗抹,開成了美麗的花朵。嘩一一麻雀的盛典嗎?冬天裏最有活力的生命是飛翔的麻雀。
抬起頭,無邊的舒暢。生命在最旺盛的生長中會掙脫一些曾經束縛著自己的東西。在越寒冷的冬季,就越能感受到生命中的不可思議。
樹在冬天落葉,感恩給與她能量的太陽,感恩撫育她成長的大地。在來年的春天,綠色會重新在枝頭爆炸。
在迷失的季節裏,我感恩我的母親,感恩我的父親。雖然現在寒冷徹骨,那麼地讓人留戀被窩的溫度,可我希望看到父母滿意微笑的夢想從未迷失,而且在這個冬天更加堅定。所以在下個春天,我必將綻放,感恩父母!
攜手感恩 相溶相刻
文/林欽梁 2004級,市場營銷專業
窗外淅淅瀝瀝的雨滴,仿佛是數不清的珍珠在悄然跳躍,似乎 在靈魂處又新增了感動的淚痕,那是無言的愛與淚交織而成的。 野外洋洋灑灑的陽光,好像是一束束愛的飄帶往下飄,頓時 在燦爛的臉龐又留下了甜蜜的微笑,那是感恩的線與情彙聚的。 母親是童年嗬護的使者,父親是承擔童年的智者,老師是學 生心靈智慧的開啟者,遍地都是他們的關愛,他們的聲響,他們的細心嗬護。如果說要感恩,我隻能用深情一躬來聊表我心中無 盡的情感,或者用淚眼深沉的凝望著他們,亦或是握住他們的手,讓他們感受到此刻我內心的激動。此時,再多的語言也是徒 勞,再多的動作也是枉然,無情時最是有情,雖然是如此簡單的 動作,可是天地之間難道還有比這更感人,更讓人潸然淚下的表 達方式嗎?我願意選擇最平凡的動作來闡釋我內心最複雜的情感。
曾經腦海裏閃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女教師正在給天真無 邪的小朋友上課,忽然闖進幾名歹徒,為了保護童心不受到半點 傷害,女教師騙小朋友是在拍《小鬼當家》,於是在歹徒的默交 下,將小朋友引出了教室。
而至此過程中這位女教師的臉上始終 鎮定如花,始終保持著微笑,直到歹徒被抓的那~刻,小朋友依 然認為是在拍戲。老師不想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增加這些傷痕。 或許隻有等到她人老珠黃時,那幫孩童才會長大,才能體會到她 的良苦用心,或許那時的感恩才是最絢麗的,因為它曾經被時間 埋藏了許久,出土後的記憶怎能不新鮮,怎不令人回味無窮呢? 曾經有這樣一位電台主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因為無敵,所 以寂寞;因為寂寞,所以無敵。可是仔細思量一下,寂寞真的無 敵嗎,無敵真的寂寞嗎?蘇軾曾吟道“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李清照也發出“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愁思,而我們的李 白大詩人也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多少詩人因為寂寞而傷懷,此時哪怕是從遠方來的一封信,或者朋友一句溫暖的祝福,他們都會感恩一輩子。
因為,沒有哪個人的世界會拒絕溫情,因為溫情千古年來為人所傳誦,甚至在某些人的眼中可以代表一切。錦上添花固然可貴,雪中送炭更是難得。 如果說人物世界裏“伯牙摔琴為鍾子期”是為表知遇之恩,那麼動物世界“老鼠與獅了”裏的故事同樣是感恩,因為獅子的仁慈之心換來老鼠對它的感恩,於危難中咬斷獵人的繩子,讓獅子逃離了死亡的界限。既然這個世界無處不存在感恩,又為何於蒼穹俯首之間卻又倍感虛妄與落寞呢?喚起人性那感恩的一麵,才能點綴那早已塵封已久的草地,重新長滿五顏六色、奪人魂魄的花朵。
哪怕在你的血液巾加入一點點,你都是一位奉獻者。花朵因為你的愛心而鮮豔,它對你感恩;人地因花朵的點綴而倍感妖嬈,它對花朵感恩;人類因大地的妖嬈也會感恩,如此循環,何嚐不是一種美麗,一種愛,一種感恩呢。我們又何必去摧殘那早已不堪打擊.的弱小的心靈呢,換上一層麵目,你的心寬慰多了,笑容也會舒展開來,感恩的花朵就像接受雨露般迅速開放。
生命的旅程注定是短暫的,乍命的奇跡卻是可以永恒的,因為有相互感恩的加入,旅程不再如此寂寞與單調。在旅程的路上,你因為擁有感恩之心,而創造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或者體驗到接受感恩的喜悅,至少在心靈上得到了滿足,永恒也成為必然。有人說過:陪伴自己的人不必足自己最愛的人,因為有時候次愛要好過一個華麗如海市蜃樓般的最愛。陪伴自己,需要的是彼此的感恩,而非一廂情願,既然與次愛都有感恩之心,那我們又何必太執著於最愛呢?隻要今後的日子裏多了,少許的彼此慰藉,道路同樣精彩。
日既暮,煙霞猶燦爛,因為心懷感恩,夕陽風景無限好;
歲將晚,橙橘更芳香,因為心懷感恩,末路晚年依舊好。
俗話說:人生有時得,有時失,有時聚,有時散,有今生未必有來世,那麼更應該好好地珍惜,莫自卑,莫自大,靠近一點大家溫暖點。
學會感恩,再孤單的日子也會度過,再人的挫折也會昂首度過,再累的生活也會熬過。因為感恩,心靈便釋放出無窮的力量,我們不能再抱怨,而是以赤誠之心去感悟人生的真諦,去馳騁自己的未來,為人也為己奉獻愛心,從而懂得感恩。
心存感恩
文/朱煒煒 2004級,英語專業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總聽見周圍有人抱怨、指責。
抱怨物價 漲得太快,朋友變得太快;指責人情冷漠,社會不公。從家庭瑣 碎到國計民生,牢騷滿腹,卻到底意難平。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生活裏,無奈開始比歡樂多;電影裏, 悲劇開始比喜劇多;小說裏,歎息開始比笑容多。童話故事裏的 蒼白,最終在現實的悲哀中漸漸成為醒日的顏色。 曾經總是聽著美好的故事,最後總是天真的問:“那麼後來 呢?”後來?後來總是“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最後 明白,其實沒有什麼可以永遠幸福快樂。幸福不過是一個過程而 已。
結局歸根結底逃不過一個蒼涼的手勢。 曾經絕望而悲傷地守護著一段岌岌可危的愛情,如同站在一 座隨時會倒塌的危牆下。不倒,心驚膽顫的幸福著;倒了,可以 安心了卻已經成為血色的泡沫。抱在手中-.卻未必就是自己的 了。明明知道了,卻固執地不願意放手,任憑誰來拉扯,鮮血淋 淋。手就算鬆開了,心卻依舊附著拉扯著。 於是,就好像一個洞明世事的智者:原來,這個世界是沒有 藥可以治的;原來,幸福真的是不能強求的。 於是,就好像那背著重重的殼旅行的烏龜,收起了柔軟的觸 角。以為這樣,心就可以不用受傷,隻是,疲累了雙腳。 但是,當一首《感恩的心》響起在耳旁時,才恍然:幸福, 原來可以很簡單。陽光對每個人都不吝嗇。
我們隻需要真心實意 地生活,帶一點感恩之心。 當我們感歎海市蜃樓的神話在漸漸消失時,沙漠還是在感 激。感激那樣的美麗、那樣的虛幻曾經在夢中清晰的出現過。 當我們唏噓“林花謝丫春紅,太匆匆”的凋零淒美時,落紅 還是在感激,毅然選擇“化作春泥更護花”,坦然麵對生命的 輪回。 行至水盡,心自開闊。天空有天宅的高遠,彩雲有彩雲的逍 遙,花開有花開的美好,流水有流水的自在。心中若懷感恩之 心,無論生來多麼卑微,都因有一片天,一席地而感動驕傲。
天空因為烏雲的遮蔽看不到蒼穹的光亮,但總相信雨後必有 晴天。一如你痛哭,也總該相信,淚後的人生才會有如水洗過的 清明。 即使無錢無權,可以感激有飯吃,有農穿,有房住,有床 睡;即使生活不如意,可以四肢健全,眼可視,耳可聽,口可 說;即使身體有缺陷,依舊可以感激還有一顆跳動的心,有太陽 每天不辭辛勞地為你升起…… 生命的真諦,不僅僅在深刻頓悟了生命的風風雨雨和漫漫長 路,也還在於隨意灑落在我們走過路旁的朵朵野花。我們心存感 恩地一步步、一日日、一年年地將它們采拾,如蓮花香片般珍 藏。於是,那些平凡的不平凡的新的香瓣,不經意間,編成了你 我生命中的花環。一如冰心所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 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 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 不是悲傷。”
記得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一 一個詩人欣賞荷花,而不禁發出歎息:“美麗的荷花啊,你 有亭亭玉立的風姿,芬芳的氣息,可惜生長在泥裏,真是不幸。 .. 荷花對詩人說:“你錯了,泥擁有的是我全部的生長過程,和我 是生命的共同體。從我萌芽新生,它就默默培育我。花開又花 落,等我枯殘死亡,它仍為我承擔撫育下一代的責任。你們所見 的,不過是我的外在形象,而泥卻擁有我整個的生命。” 荷花的高潔,向來為曆代文人騷客所稱頌,但在這裏卻不是 因為它的亭亭玉立,吐氣若蘭,也不是因為它的“出淤泥而不 染”。而是因為它沒有忘記自己的“出生’’,不但沒有忘記,而且 心懷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生的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悟以 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這樣的心態是平衡的,是快樂的。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無時無刻地感覺到家庭的幸福和快樂。“閑看亭前花開落,漫隨天外雲卷舒”。
心懷一顆感恩之心,就擁有了一泓清泉,對塵世巾的一切,以平常心對待,快樂、充實就會永駐心問。不管天陰天晴,人情冷暖,心裏是一片晴空。 古人雲:“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丁.是,我們感恩: 感謝白天的來臨,在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禪意與寧靜裏,一張椅,一壺茶便能悠遊自在的看落花,聽流水。 感謝夜幕的降臨,沿著一地細碎的月光,在嫋然而起的夜色中嗅著墨香,心靜如水。
感謝春天的來臨,於樓台煙雨,閑雲潭影的闌珊春意裏,看百花爭豔,飛絮朦朦,春夢了無痕。
感謝夏天的來臨,風和日麗,姹紫嫣紅中,說不盡的朝雲暮雨,道不盡的蒼煙落照。
感謝秋天的來臨,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中,金黃的稻穀在訴說著成長的喜悅,飄落的樹葉告知著生命的真諦。
而此刻.橘黃的燈光在寒冷的冬日裏綻放,刺骨的寒風也變得輕柔了許多。隻因感激,感激“逝者如斯”的生命,賜我這一方淨土,賜予我心裏的晴空,清麗,柔和,寧靜,溫暖,我才能在風雪漫天裏微笑,微笑著體味著這冬日裏的晴空。
我們要感激的還有太多太多一感謝父母,賦予我們生命;感謝朋友,給予我嗬護;感謝花草樹木,讓我心存美好;感謝盛世,讓我盡展才華;感謝這一首歌,讓我學會感恩……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在心的絲路中,感恩永遠是最溫柔的一方。
用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生活,感謝朋友,感謝有你,與我一路同行。用心感恩感謝全能的豐,因為他賜予了萬物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小魚感謝大海
用它自由的心
感謝大海的寬容與博大
小草感謝大地
用它堅強的心
感謝大地的嗬護與奉獻
鮮花感謝綠葉
用它嬌柔的心
感謝綠葉的無私與犧牲
明星感謝黑夜
用它閃亮的心
感謝黑夜的謙遜與大度
快樂感謝憂愁
用它真誠的心
感謝憂愁的安靜與隱忍
高尚感謝卑劣
用它純淨的心
感謝卑劣的退讓與恭順
我要感謝
感謝我親愛的母親
要用我溫暖的心照亮她關切的眼睛
我要感謝
感謝我摯愛的朋友
要用我柔和的心撫去她臉頰的淚水
我要感謝
感謝我可愛的對手
要用我透澈的心冷卻她高漲的憤怒
我要感謝
感謝一切我愛過也恨過的
感謝一切愛過也恨過我的
感謝我身邊的一切人或事
因為是它們讓我變得完整明天是永不會來臨的
我讀《羊皮卷》
文/李 靜 200 1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周末和科大的同學去吃麻辣涮,對方忽然感慨:“有時候想想做人多好啊,可以吃羊肉也可以吃牛肉。’’有位哲人說過,“簡單之中往往蘊涵著哲理”。仔細體會一下,我那同學說的不無道理,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這麼豁達,那麼近年的自殺率也不會如此居高不下。有時會想,如果是我們這些80年代後期的人遭遇戰爭,出現叛徒的幾率會不會比抗戰時期的翻幾番?社會和家長給創造的條件已經可以說是很好的啦,可是我們卻成了張口鬱悶,閉口鬱悶的一代。書念了不少,照樣的精神空虛,一點點的挫折,可以被我們無限的放大。備考高考的會因為一次測驗的不理想選擇跳樓,大學生會因為情場失意吞下大把的安眠藥。最麻煩的事情就是沒有麻煩事。也許我們真的應該放棄我們想當然的想法,研究一下我們的心理。
今天帶著好奇翻開了這本被新浪讀書譽為¨全球成功人士‘啟示錄’和超越自我極限的‘奇書’’’的<羊皮卷》。全書共分為十個部分:“今天卷”、“熱愛卷”、“堅持卷”、¨奇跡卷’’、“時間卷”、“情緒控製卷”、“笑遍世界卷”、“重視自己卷”、“現在行動卷”和“信仰信念卷”。說理和插圖故事相結合,故事中蘊涵了哲理,嚴肅又不失活潑口
信手一翻,看到的是這樣的一句“活在今天的方格中;把身後的門關上;今天才是現實’’。也許每個人都會說這句話,可是有多少人,麵對昨日的輝煌,能夠真的做到如“輕輕的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那般的睿智與豁達?
有一位深得教民愛戴的牧師在晚年曾經仡大力氣寫下一本書,整理了他大半生的心得體會。但是很不幸的,手稿在牧師剛剛完成不久就在一場大火巾被毀掉了,以牧師的年紀和精力,再寫、一本已經不可能了。牧師去世後,人們發現他的墓碑上有一句話,但卻足抵一本書的價值:“假如上帝再給我們一次機會,人人都將成為天才。”是的,很多的夢想我們之所以沒有實現,並不是因為它太艱巨,而是因為我們總是以為時問尚早,以後還有機會。
從這句話裏,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小的時候曾經有過學琴的機會,但是心中美麗的畫麵很快就被枯燥的指法練習所取代,因為不能安心地重複練習,所以每周一次去學琴成了一件討厭的事情,也因為此,學琴要走的路也是希望長一些再長一些,可以讓我走的久一些再久一些。在老師決定讓我去考級的時候,我就以功課緊張為由,放棄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很久以後再回憶起來,卻足對那段時光無限的向往,當那些片段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地湧人我的腦海的同時,我卻不得不承認,那段時光我是再也同不去了。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憾事,我們或以來日方長為安慰,或以完美為借口,結果是我們都與自己的夢想錯過了。
而有著相似經曆的人與人的區別又在於:有的人會對自己說,這樣的事情我不要再次經曆,所以我要加倍珍惜現在;但是也有人,一直沉迷過去無法自拔,於足“錯過了月亮,也錯過了繁星”。前不久,瘋狂英語的首席講師來到湖南大學演講,麵對我們對於“學習英語近十年依然沒有能力用英語自由交流的困惑’’,他說¨相信我,如果你不能用十一個月改變你的英語現狀,那麼在未來的十一年也不會有什麼改變的”。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我們承認¨明天是永遠不會來臨的”,那麼我們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我們的目標。我們的方法其實是很簡單的自我暗示:醒來時,失敗者流連於床塌,我卻要默頌這句¨明天是永遠不會來臨的”開始行動;麵對堅閉的大門,失敗者恐懼惶恐,在外等候,我卻要默念這句“明天是永遠不會來臨的”,上前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