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外在的磨難,都會在心靈交彙,你的盾牌不是外人的幫助與同情,而是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帆風順不會使我們的心靈成長,而苦難可以給我們的心靈淬淬火,加點鋼.,遇到苦難時,沉靜下來,從反麵想一想,也許會寬釋你陰鬱的胸懷。隻要活著,總有希望,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足我們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製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朱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卻可以安排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小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
跨過了苦難,我們就能走向歡樂
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障礙和困難,遭遇很多失敗和痛苦。在挫折麵前,有的人會產生暴怒、恐慌、悲哀、沮喪、退縮等情緒,這不僅影響了學習和工作,而且還損害了身心健康,而有的人卻笑對挫折,對環境的變化做出靈活的反應,並善於把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進而擺脫失敗,走向成功。
意大利傑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監獄裏自得其樂,用破舊的小提琴練琴和演奏。波蘭偉大詩人密茨凱維支在牢房裏構思詩作,在放逐途中創作著名的《十四行詩集》。
人遭到挫折之後,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從而將不良情緒導向比較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華,這是最為積極的辦法。善下采取升華這種積極的方式,就能像貝多芬說的那樣——“通過苦難,走向歡樂”o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挫折麵前,我們應該用理智來駕馭惡劣的情緒。通過分析,如果發現自己原來的目標是無法實現的,可以放棄原有的目標,選擇新的奮鬥方向。例如,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胡祖榮下肢癱瘓後,不能再在運動場上建立功績,他便轉向著書立說,編寫了《身體訓練1400例》和《撐杆跳高》兩本書,同樣為體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麵對苦難和挫折,你要抬起頭來,笑對它,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今後會好起來的o"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靈魂,它激勵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它是困難時最好的自我安慰。
在挫折麵前多堅持一步路,多堅持一一分鍾,也許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了成功的大門前。
德國著名化學家、鋁和鐵兩種元素的發現者——維勒雖然猜測到了墨西哥生產的這種褐色鉛礦石中可能含有一種新元素,但他因漫不經心,沒有循此鑽研下去,所以造成了科學發現中的挫折。而肖夫斯特姆是一個有心人,在猜想的基礎上抓住問題不放,終於找到了一種新元素,取得了科學發現的成功。·8.
肖夫斯特姆的老師推齊利阿斯曾經用形象的比喻,講述了發現釩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遙遠的北方有一位美麗的女神,叫凡娜吉斯。一天,有人來敲她的門,敲得很輕,聲音裏帶點猶豫。
這時,女神正躺在安樂椅上。她想:“讓他再敲一會兒吧!”可是,不一會兒,敲門聲消失了。女神感到很奇怪:“這個客人到底是誰呀!這樣沒有耐心,這樣猶豫不決。”她奔到窗口一看,隻見敲門的客人已經走'r o女神說:“啊,原來是維勒,他是這樣漫不經心,讓他空跑一趟吧!”
過了不久,女神又聽到了敲門聲。這個人敲得很熱心,很堅決,耐心地敲_廠很長時間,一直敲到女神動了心,就去開門迎接他。這位客人又是淮呢?他就是我的學生肖夫斯特姆。女神愛上了他,他們結了婚,生了一個兒子叫“凡那占”——釩,這就是1931年瑞典化學家肖夫斯特姆發現的一種新金屬元素。
在多難而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堅強的心,一剮燦爛的笑容。苦難是一所沒人願意上的大學,但能從那裏畢業的,都是強者。.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曾讀過這樣一則非常有意思的寓言:
話說兩條歡天喜地的河,從山上的源頭出發,相約流向人海。它們各自分別經過了山林幽穀、碧綠草原,最後在一片荒漠前碰頭,越過這片荒漠,前麵就是向往中的大海,但是要穿越這片幹旱的沙漠,又談何容易!十是,它們隻好相對歎息。
若不顧一切往前奔流,它們必然會被於涸的沙漠吸二於二,化為烏有;要是停滯不前,就永遠也到達不了自由、無邊無際的大海。雲朵聞聲而至,向它們提出了‘一個拯救它們的辦法。先蒸發為雲,再形成雨,接著變為水,最後流向大海。
一條河絕望地認為雲朵的辦法行不通,執意不願照辦;另一條河則不肯就此放棄投奔大海的夢想,毅然化成了蒸氣,讓雲朵牽引著它飛越沙漠,終於隨著暴雨落在地上,還原成河水流到了大海。 不相信奇跡的那條河,宿命般地流向前方,終於被無情的沙漠吞噬了。 在麵對生活的困境時,我們都可以選擇當第二條河,憑著自己堅信的理念和夢想,在絕處中尋找生機,而不是用死亡來拒絕遭遇到的難題。
有一名乳腺癌患者,曾透露自己當初在被推人手術室的那一刻,不斷地和上帝“討價還價”,祈求上帝讓她再多活IO年,待她那兩個年幼的孩子年長一些,再來把她帶走。
在那一刻,孩子成了她活著的最大意義。為了孩子,她積極樂觀地麵對病魔,一路走來已有12年了,而上帝也未向她“討債”o她說,患病後認識的另一名女士就沒這麼幸運了。雖然病情相似,但她卻因丈夫離開,生活失去了重心而自憐自艾,自動放棄了與病魔的搏鬥。麵對死神的挑戰,患病不到五個月的她選擇放棄權,就像沙漠中被吸幹水分至死的第一條河。
反觀前者,從最初難以接受事實而不斷質問:“為什麼是我?’’到現階段樂觀豁達地麵對自己的病情,她顯然已飛越過生命中幹旱的沙漠,嚐到了生命泉源的甘甜。
是不是沒嚐過茶般的苦澀,就無法體會美酒的醉人?難道我們非要經過挫折和生活的曆練,才能真正領悟出活著的意義?
我們周圍有很多看似平淡無奇的人,背後其實都有著一個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隻要你放緩腳步,透過喧鬧的背後,於沉澱的平靜中,換個觀點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或許你就可以借他人的生活經曆,咀嚼出生命的真味。堅持住,別放棄,做人生的強者
恒心是每個成功人士都必須具備的一種品質。在人的一生中,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們要選擇做一個強者,選擇堅持,放棄悲傷,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在這方麵,曾做過美國總統的林肯就是一個優秀的榜樣。
林肯從一一個一無所有的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其間經曆的挫折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一一承受了下來,麵對挫折和阻礙,他選擇的 是堅持奮鬥、努力不懈。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要成為政治家,成為州議員。糟糕的是,他兩次競選都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到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但是,林肯放下了悲傷,選擇了堅持,他著手開辦自己的企業,可一年不到,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盡磨難。
隨後,林肯再一次參加州議員的競選,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 1836年,他得了神經衰弱症。
1 838年,林肯覺得身體狀況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0 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假如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那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
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的表現是出色的,而且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因為這次競選他還賠了一大筆錢。林肯又申請本州的土地官員職位,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理由是:“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然而,林肯沒有服輸。
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0 1860年,他終於當選為美國總統。
林肯嚐試了II次,可隻成功了2次,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正由於林肯麵對困難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鬥著。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放棄努力,他不願放棄,所以他能夠成功也在情理之中了。 用意誌握緊了困境的刀柄
困難可以將一個人擊垮,也可以使一個人重新振作。這取決於你如何去看待和解決困難。人世中不幸的事如同一把刀,它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把我們割傷。關鍵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還是刀柄。
在我們討論應如何處理困難之前,首先應該明白,人生中能夠遇到困難,這是值得你高興的事情。若沒有了這些,人生就不成其為人生。雖然困境有其令人難以接受的一麵,但它卻是人生成長及把握方向不可缺少的磨煉.
事實上,困境正是人生的標記之一,難題愈多,愈能顯示出入生的價值。
在處理難題時,你首先必須要保持冷靜,做到沉著應對。如果你的內心無法保持冷靜,就無法有效解決它。通常,我們遇到難題時總是急躁不安,總是想著這些問題必須立刻解決,必須采取某些行動。然而當你心慌意亂時,想要找出理性的答案是不太可能的。隻有平靜下來,你才能理性地思考問題。
所以,我們要強調學習沉默應付難題的重要性。卡萊爾曾說過:“沉默足偉大事物的基本要素。”沉默可以調整你的心靈,使犀利睿智的見識浮現出來。主要的訣竅是讓自己能完全放鬆,能冷靜思考。這樣你便能把握住大方向,困境自然會迎刃而解。
另外一一個處理困境的訣竅是:決不放棄,決不後退。隻要你能明智地麵對難題,最後你會發現,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獲得勝利的另一個因素是信心,信心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利器,,“相信你能做到,而兒你一定能做到o"當你相信難題可以克服時,你已經離勝利不遠了。因為人生最重要的法則之一是,人可以達成他們認為可以完成的任何事。
通常,人們被困難擊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自認為可以被打敗。而克服困難的最大訣竅就是要學會相信人們可以擊敗困難,為了做到這一點,你的心理及精神就要不斷地成長。
換句話說,你必須比所遇到的困難更堅強、更強大。
積極心態偉大的功效之一是,它教導人們停止與自己對抗。事實上.很多人必須練習如何超越自己。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無法處理自己的困境,他們已經被自己的心靈擊敗了。
很多傑出的領導人都信奉這條人生哲學,艾森豪威爾總統曾講述他早年把自己的母親看做是認識的人中最明智的人,她的明智來源於她的宗教信仰。她在家庭裏製造出這種神奇的力量,而她就是這種力量的中心。
艾森豪威爾回憶說,有一天,一家人晚上玩牌,他很埋怨自己手氣不好。母親突然停下,告訴他玩牌的時候要接受自己抓來的牌,並說明生活也是這樣.上帝為每個人發牌,而你隻能盡自己最大努力玩好自己的牌。
總統說他從來沒有忘記過這條教誨,並且一直遵循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