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征調徭役更是扯淡,老朱為了愛惜民力,對徭役的征調都極為謹慎,每年能夠征調的徭役其實不多,也就是能夠修修本地的道路和水渠罷了,不可能有更多的民力來修建水泥路。
隻是因為幹旱還未過去,老朱想要在手裏留下更多的糧食。不過韓度要糧也要的有理有據,現在的確是修建水泥道路的天賜良機。一時之間,老朱都不禁猶豫起來。
最終,老朱打了一個折扣,還是給韓度調撥了五十萬擔糧食。同時從工部調了一批工匠過來,以及嚴厲警告韓度,若是不能夠讓他滿意,他會找韓度算賬的。
老朱之所以這麼大方的給韓度五十萬擔糧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從昌國縣傳來消息,那裏的確是有著一個廣闊的漁場。水師過去捕魚,根本就不需要找什麼魚情,就這麼到了一定位置,直接下網就可以滿載而回。
捕魚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每天能夠捕獲的魚自然也就更多。而且這捕魚可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每天都能夠有收獲的長遠之計。
在這一連串的好消息之下,老朱才勉強同意韓度修建水泥道了,才調撥了五十萬擔糧食到河南。因為,這的確是一個修建水泥道路的難遇的良機。
韓度得知老朱調撥了五十萬擔糧食到河南,供自己修建水泥道路之用,高興的嘴就沒有合攏過。
韓度雖然在奏折裏麵要了一百萬擔,但深知道老朱摳門的韓度,根本就沒有想過老朱會給自己這麼多糧食。現在能有五十萬擔,那修建水泥道路的第一步,就可以開始了。
韓度這是打了老朱一個認知差,說到修建全河南的道路,在很多人的心裏就以為是要同時下手、同時動工修建。其實無論是誰修建道路,都是先從主要幹道開始,然後才逐步的擴散到細枝末節上的。
真要想一次性將全河南的路都修成水泥路,那別說是五十萬擔糧食了,就算是五百萬擔都不夠。
韓度高高興興的將顧琨和方孝孺找來,把戶部的公文遞給他們看。
“皇上不僅準了咱們修建水泥道路的請求,還調撥了五十萬擔糧食,以及一些匠人。”
顧琨看過之後,眉頭一皺,不動聲色的將奏折遞給方孝孺。
回頭才和韓度說道:“伯爺,這水泥道路,究竟有沒有傳聞的那樣神奇?”
顧琨也是聽說過京城水泥道路的神奇之處,但是卻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因此心中懷著疑慮。
“這下官可以向顧大人保證,下官親眼見過水泥道路,隻會比傳聞當中的更加神奇。”方孝孺打開奏折,同樣笑意濃濃的說道。
抬起頭來,方孝孺看著韓度,笑道:“你可真有本事,在這種時候,還能夠從皇上手裏摳出這麼多的糧食出來。”
韓度笑笑不說話,老朱這個人雖然對於百官苛刻,但是對於百姓卻是相當的大方。隻要是對百姓有益處的事情,老朱即便是節衣縮食,隻要有一線可能,都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