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喜歡你(1 / 1)

你相信那句“冥冥之中自由安排”嗎?

《大話西遊》裏星爺說:管他那麼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緣分’固然重要,但有的時候不知道真的是上天安排,還是人們為了賦予平凡的事情一個意義而對號入座。比方說上大學填誌願,被哪所學校錄取其實被多方麵因素影響著。我高考分數很尷尬,二本很懸,三本太貴,專科隨便挑。最後填了專科批次,本著去外麵看看的心從重慶這座山城跑到了湖南。但是如果那個時候有個人能勇敢點,簡單直白的告訴我想跟我一個學校,那麼於閨蜜:我們可以在大學繼續升華友誼;於他,也不至於他翻山越嶺的跑到重慶發現我不在。二者當時要是能透露一絲想法,我也不會選擇交通不便的地方,起碼交通便利的話,不在一個城市也能經常見麵。有時候覺得‘隨緣’這個想法很鬼畜,倒不如稱之為:放棄治療。嘴上說著隨緣,但緣分來的時候你不緊緊把握,它也是會溜走的。與其隨緣,不如創造機會,遇到喜歡的人,不妨主動些。三觀是什麼,有標準嗎?前段時間我也入了“刷抖音”的坑,我發覺它其中的一些文案或是短視頻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我的三觀,諸如:女生做作可以,男生不能;又或是賦予很多小事一個意義,讓那些不注意細節的男生無地自容,惡化了普通情侶的關係,總讓女性陷於對方不這樣做就是不愛我的錯覺......發現我個人心理的變化後,我減少了刷抖音的頻率,後來打開那個APP基本就是為了看看我媽的動態,給她點點讚逗她歡喜。為什麼談及三觀,隻是想反駁“不能找前任複合”這個觀點。於我個人而言,隻要這個人處於單身狀態,甭管他是誰,我都可以喜歡。遇見喜歡的人很不容易,遇到的時候這個人單身更不容易,姐妹你還不衝,嘴上還說著隨緣和上天安排的最大,你怕不是小腦袋瓜被熱昏頭了。有人說我心大。也許如此,但我總搞不明白:為什麼兩個人都活著,卻要像“死”了一樣,不能見麵,不能聊天。若是對方已經有了新歡,作為合格的前任理應不打擾。但若對方還單著,而你還喜歡,你就得主動。愛情裏的遺憾和錯過是常態,但這和主動爭取不矛盾。感情確實不能強求,但主動爭取過就挺好。再者說:感情是流動的,不愛你不等於永遠不愛你。也許到頭來一場空歡喜,也許熬到少白頭,那又怎樣呢?新課改下的教學觀都從“隻注重結果”改為“注重結果更注重過程”了,朋友,你還跟自己較什麼勁?你也是個人,你得允許自己摔跤和失敗。敲黑板加大紅警示:不推崇‘戀愛腦’。先愛己而後愛人,迷失自我,在這段關係裏一來就站在最低端,卑微到塵埃裏,最後感動的隻是自己。愛如潮水,覆水難收的話,做不到及時止損,那就心甘自負盈虧。

談談我自己吧!前段時間我還橫衝直撞的懷揣悸動不安跟異性袒露心聲,很渴望有個結果。但最近好像稍稍釋懷了,沒想放過他,隻是覺得自己現在心智確實不成熟,在這方麵尤其明顯,做事不考慮後果,得到了可能不能好好把握,更多的可能是互相消耗,與其如此,他晚一點來也沒關係。整體看來這個關於我的小故事還算唯美,但這其中不乏“碰壁”。一邊怕打擾,一邊忍不住分享自己的生活;一邊覺得他隻是沒勇氣重新開始,一邊他本人又說沒可能;一邊很煩自己太主動,看著他已讀不回鬧心,一邊拍拍灰繼續前行。憑空多出的快遞下意識的以為是他寄的;右眼皮跳了兩天,生怕是與他有關;看到有人浴室摔倒致死的意外事件也是想到讓他小心點(並沒有一語雙關,真的是擔心,而且沒惡毒到被拒絕就詛咒他)……總有一天,他衣櫃的襯衫裏會夾雜我的白裙,他喝多了是我接他回家,我會學著煮醒酒茶和兌上一杯溫蜂蜜水,我們沒有湊合,而是雙向奔赴,互相珍惜。

慢慢來吧,慢慢重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