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文學作家思想轉型的曆史必然性(1 / 1)

第五章 新文學作家思想轉型的曆史必然性

在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上,1926至1930年是中國現代作家思想的轉型期。因為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退潮和中國社會形勢的變化,新文學作家幾乎是以思維意識的群體連動行為,強烈表達了他們這一思想集體"左"轉的主觀願望,並最終導致了中國現代文學價值觀念的徹底轉換。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這一時期中國作家的思想狀況,我們發現用集體主義的精神理念去取代個人主義的價值追求,完全是他們的一種自覺自願的社會行為。因為從晚清的文學改良運動到"五四"的新文學運動,雖然使中國文學告別了古典主義的曆史時代,但卻並沒有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文學價值觀念體係,所以在經曆了轟轟烈烈的短暫輝煌之後,"五四"新文學作家都表現出了一種精神苦悶和思想困惑。正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革命文學"口號的提出以及"左聯"社團組織的成立,無疑是對已經步入了現實困境的"五四"新文學運動,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拯救--它以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信仰,全麵規範整合了中國現代作家自由渙散的思想狀態,同時.也以強烈的時代社會責任感牢固地奠定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方向。如果我們對於這一問題沒有足夠而清醒的理性認識,那麼我們將無法從本質上去研究論證中國現代文學發展過程的曆史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