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1 / 3)

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熱愛祖國是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一書中寫道:"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麵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曆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團結全國各民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胡錦濤總書記在論社會主義榮辱觀時強調,要引導廣大幹部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為祖國,我願飛得更高

我國神州六號飛船發射前夜,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分別在出征紀念簿上寫道:

"為祖國母親驕傲!為五星紅旗歡呼!"

"繼往開來,神州與我同行。天地往返,祖國在我心中。"

祖國是他們心中無比聖潔的領地,為祖國去飛翔,是他們埋藏在心底的崇高願望。

1982年,費俊龍中學畢業時正趕上空軍到學校招收飛行員。三代單傳的他瞞著父母報了名。但因初檢時眼底檢查散了瞳孔,戴著墨鏡的費俊龍一進家門就露了"餡兒"。他隻好老實交待,說自己報考了飛行員。全家人聽了都人吃一驚,尤其是父親,一整晚都沉默不語。費俊龍心裏七上八下地不安起來。一夜都沒睡好覺。他一是覺得自己太心急魯莽,不跟家裏說一聲就自做主張地報了名;二是擔心父母親不同意,惹出許多麻煩。

第二天,費俊龍正在忐忑不安地準備出去時,父親卻和氣地叫他過去,態度嚴肅地對他說:"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十得好,才對得起你自己的選擇。"

對飛行的選擇,費俊龍從來就沒有後悔過。在四年的航校生活中,他的學習訓練成績一直很優秀。每個科目都是第一個"放單飛"。1987年,他從航校畢業,由於成績全優,被留校任教,當了老師。

在教員這個崗位上,他飛出了難能可貴的新高度。飛行大隊的大隊長說:"費俊龍在天上飛,我就是丟掉話筒,不用指揮,他也能安全地飛回來。"

費俊龍以連續安全飛行1599小時22分的驕人成績,榮立二等功。他因此成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在一次媒體見麵會上,有記者問他"從一名飛行員到航天員,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選擇?"費俊龍挺起胸脯斬釘截鐵地回答:"作為軍人,接受祖國的挑選,是我最大的光榮。"

1996年6月的一天,正在外地出差的費俊龍接到所在部隊的電話,要他參加預備航天員的選拔。他雖然第一次聽到"航天員"三個字,但知道這是一種神聖的職業,會飛得更高更遠。他毫不猶豫地作出了決定,立刻動身回部隊參加嚴格地選拔。

經過對他身體各部位器官細致的檢查,費俊龍的醫學臨床檢查順利過關。接下來,他又接受了航天生理功能的檢查:在離心機上飛速旋轉,測試各種超重耐力;在低壓試驗艙測試上升到五千米、一萬米高空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轉座椅和秋千上檢查前庭功能等。幾個月下來,八百多名初選人圍的人,已經所剩無幾了,而費俊龍卻堅持到了最後。

麵對如此嚴格的檢查和篩選,聶海勝比費俊龍表達得更為直接。他說:"我是為飛行而生。"他清楚地記得,在兒時放牛的山坡上,仰望藍天上的飛機,他曾夢想自己能長出一雙大大的翅膀,輕輕一躍,就直上雲霄去了。

當上飛行員之後,聶海勝在同批戰友中也是第一個"放單飛"的。麵對前來取經的戰友,他脫口而出:"啥也別想,就隻管飛!'

在選拔"神六"航天員的日日夜夜裏,聶海勝想得最多的是:"我要去飛!"然而,他參選"航天員"卻遇到了小小的"麻煩"。

聶海勝的妻子也姓聶,叫捷琳。在選拔人員到聶家訪問時,妻子根本不知道丈夫已經參加了航天員的選拔。當選拔人員反複詢問她同意不同意丈夫去當航天員時,她滿眼疑惑,緊閉雙唇,就是不開口。

聶捷琳不同意的理由很簡單,當飛行員的妻子的壓力,就已經讓她喘不過氣來了。對於丈夫要當航天員,這種中國人從來就沒做過的事,她的心裏直犯嘀咕:"太危險了,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