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1 / 2)

八、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艱苦奮鬥,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是我們黨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係的一個法寶,也是一個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我們黨正是靠艱苦奮鬥不斷發展壯大起來的。過去幹革命需要艱苦奮鬥,今天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要靠艱苦奮鬥。隻有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地艱苦奮鬥,我們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興旺發達,我們的黨才能永葆政治本色和蓬勃活力。《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中講,艱苦奮鬥的作風,是指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不畏艱險、頑強拚搏的革命鬥誌和甘於吃苦、勤儉節約的革命精神和作風。它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倡導和培養起來的優良作風,是黨員幹部與廣大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運的體現。胡錦濤總書記在論述社會主義榮辱觀時特別強調,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

1939年12月30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一個貧苦農民家裏。1951年,雷鋒加入少年兒童隊。1956年小學畢業後,他先在鄉政府當通訊員,不久調到中共望城縣委會當公務員。後來他又被派往團山湖農場,很快成為優秀的拖拉機手。1957年,雷鋒光榮加入共青團。1958年,他在鞍鋼當推土機手時,多次被評為紅旗手、標兵、車間先進工作者,並榮獲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稱號。1960年1月,雷鋒參軍,同年Il月8日加人中國共產黨。不長的時間裏,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並被評為"五好戰士"、節約標兵。沈陽工程兵黨委還授予他"模範共青團員"的稱號,並當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在執行汽車保養任務時,雷鋒不幸殉職,年僅22歲。共青團中央追認他為少先隊優秀輔導員,國防部批準授予他生前所在班以"雷鋒班"的光榮稱號。1963年3月,毛澤東主席題詞號召"向雷鋒同誌學習".

1959年,鞍山鋼鐵公司在礦山新建一座焦化廠,動員大家到那裏去參加基本建設。有人馬上說,到那兒去的人真傻!沒好的吃,沒好的住,既不增加工資,又不給任何獎勵,就算趕著八頭牛來拉,也不會有人去!

聽了這樣的話,雷鋒非常生氣,找到那位同誌嚴肅地說"大家都像你那樣'聰明',咱們的社會主義就不用建設了......"說完,他第一個報了名。

夏末秋初,雷鋒來到礦山焦化廠工地。開始,宿舍還沒有蓋起來,雷鋒和大家就住在破舊的小土屋裏。秋天,陰雨連綿,被子被淋濕了,讓人徹夜睡不安穩。冬天,寒風陣陣,雷鋒緊裹棉被依然凍得不敢伸直腿。

雖然條件十分艱苦,雷鋒卻總是唱著歌進行勞動。有一次大夥兒砌磚建牆,雷鋒負責和水泥。一開始沒經驗,雷鋒拿著鐵鍬攪拌,進度很慢,而且水泥和得不均勻,盡是一團團和不開的硬土塊,大大影響了勞動的速度。雷鋒見狀,幹'脆脫下鞋,挽起褲腿踏進水泥堆,光著腳踩了起來。時值寒冬,冰冷刺骨的水泥把腳凍得麻木了,雷鋒卻咬著牙堅持幹,還唱起了"社會主義好"的革命歌曲。周圍的同誌被他的精神感動了,也渾身是勁兒地拚命幹起來。

雷鋒把祖國視為有六億人口的大家庭,時時關心著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積極響應毛主席關於發奮圖強、艱苦奮鬥的號召,恨不得一口氣就把祖國一窮二白的麵貌改變過來。為此,他始終保持十分儉樸的生活,處處表現出勤儉節約的美德,一粒米、一分錢也視如珍寶。每月領的津貼費,雷鋒隻留下一角錢交團費,兩角錢買肥皂,兩角錢理發,再用些錢買書,其餘的全部存人銀行。部隊裏每年發兩套軍裝兩雙鞋,他看自己的舊衣舊鞋還能穿,就主動提出來隻領一套,另一套交還回去。並說,"一套衣服就夠穿了,破了可以補一補嘛!"他那雙襪子,補了又補,不知補了多少次,還在腳上穿著呢。

雷鋒就是這樣,對自己一分一厘也合不得多花,幫助戰友擺脫困難、支援國家建設卻毫不吝惜。有一次,他得知戰友周述明的父親病重,急需醫藥費,他就悄悄地用周述明的名字給老人家寄去了十元錢。當周述明又一次收到家信時,才得知雷鋒替他寄錢的事,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1960年,遼陽發大水,雷鋒從報紙上看到了這個消息後,就毫不猶豫地跑到郵局,把自己積攢的一百元錢寄給了遼陽災區的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