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笙出嫁十分匆忙,大軍壓境的境況,根本容不得她多做準備。
更何況易千城相當沒誠意。
連城主七日前派人快馬加鞭趕去向易千城求助。易大將軍聽罷隻一挑眉毛:“我和你們無親無故,連城主來求我,是腦子進水了?”
這話不對,雖然無親,可不是無故,隻是這個“故”是有仇罷了。
求助的人也機智,他是連城主養的一個幕僚,見易將軍不打算幫忙,當即腦子一轉,想起潁東和沙棘當年曾有過一個約定——易千城和連家女兒有婚約。
幕僚硬著頭皮把這事了。
易千城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看得幕僚兩股戰戰。
“既如此,讓連城主把女兒送過來。”
易千城送過來,語氣輕佻,和“拿過來看看”一樣隨意的語氣,像是在索要一個玩物,他並沒有要娶連家姑娘。
幕僚心裏清楚,但是現在有求於人,有一線希望也不能放棄,他恭恭敬敬應了“是”,轉眼就給連城主飛鴿傳書了。
幕僚心裏一思量,潁東危在旦夕,他不能讓城主知道易千城有可能隻是想玩玩城主的女兒。連城主倘若暴怒,放棄向沙棘求助的話,潁東整座城就完了。
幕僚仔細措辭,信上就變成了:易大將軍表示聯姻後再考慮借兵之事。
信鴿飛出去老遠,幕僚歎口氣,但願姑娘被送來以後,易千城能出兵。幕僚對當年易千城被羞/辱之事有所耳聞,他也不確定易千城究竟是怎麼想的。
但是哪怕有一點希望,都不能放棄。何況,犧牲一個女人救一座城,怎麼想都值得。
連城主不知道這件事,連笙更不可能知道。
易千城沒派人來迎親,連家覺得屈/辱,可是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異議。連家必須親自把女兒送過去,連笙暗暗思忖,這恐怕也是易千城打連家臉的方式。
連笙穿上嫁衣,柳嬤嬤站在一邊抹淚,連笙打沒了娘親,柳嬤嬤伺候著她長大,自己沒有孩子,一直把連笙當成親生女兒來疼愛。此刻得知連笙要去沙棘,前路茫茫,還要嫁給一個性格暴戾、和連家有仇的男人。柳嬤嬤悲從中來,又心疼又擔憂。
連笙轉了個圈,柔聲對她道:“嬤嬤別擔心,你看美不美?”
“美,美,我家姑娘最美。”
“我此去沙棘是嫁人,又不是去受苦,嬤嬤別傷心了,我一定好好照顧自己。嬤嬤年紀大了,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保重身體。”
柳嬤嬤聽連笙話裏的意思,急忙問:“姑娘不帶老奴去嗎?”
“沙棘路途遙遠,我怕嬤嬤吃不消,別擔心,我又不是不回來了,一定會回來看嬤嬤的。”
連笙確實不打算帶柳嬤嬤去,一來嬤嬤年紀大了,二來沙棘條件艱苦,此去匆忙,柳嬤嬤必定吃不消。更何況,易千城性情不定,她不能讓嬤嬤隨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好歹,柳嬤嬤終於知道姑娘鐵了心不帶自己去。
連笙第二日出發,她穿著嫁衣出城門的時候,覺得自己一定是有史以來出嫁最寒磣的城主千金。
為了盡快到達沙棘,一行送親的人輕裝簡騎,連笙的嫁衣也是匆匆趕製,式樣十分簡單。
送親的隊伍有兩隊保護連笙安全的士兵,約莫五十人,再加上兩個丫鬟。
連笙去聯姻這事定好以後,連家的二姑娘連絲恬幾乎沒有出過房門,乖乖夾著尾巴做人,連笙出嫁的那日都沒有見過她。
看來驕橫的二姑娘確實是怕極了易千城。
倒是連笙的弟弟,連家二公子連璽越眉宇間有著一絲幸災樂禍。
連家四個孩子,隻有連絲恬和連璽越是同父同母。
大公子連祁是連城主原配孟夫人的兒子,孟夫人底子太差,生完孩子沒多久就去了,留下了連祁。連城主沒多久就娶了現在的妻子桑夫人。
桑夫人性子軟弱,生下的兩個孩子卻不隨她。她先後給連城主生了一個姑娘一個公子,二姑娘連絲恬性子驕橫,二公子連璽越心思歹毒。他們對著大哥連祁還有幾分尊敬,但是對著姐姐連笙,又是另一種態度了。
連笙出身最差,她的娘親生下她沒多久就去世了,和連城主的原配夫人不同,連笙的娘親並不是由於身體底子差去世。連笙聽,她娘親原本是進獻給大梁的異域美人,因為思鄉才害了病。
許是因為惺惺相惜,境遇相似。大公子連祁從就十分照顧連笙。
如今連笙出嫁,連祁身在戰場,連來送一送她的機會都沒有。
潁東整座城因為西羌人的入/侵顯得死氣沉沉。連笙的馬車一路走到城門,她見到的百姓寥寥無幾,大多是滿麵愁容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