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智慧(1 / 3)

卷一 智慧

生活若缺乏新的嚐試,我們就無法精進,但睿智的人絕不重複往日確實曾犯過的錯誤。--詹姆斯·亞當斯(美James Adams 1878-1949)

一成不變的生活就像是一灘不會流動的水,久了成了死水。生活若缺乏新的嚐試,就像不流動的死水,所謂流動的水不生苔,讓生活滿溢著流動的節奏,去嚐試未嚐試的、去做未曾做的、去學未曾學的,如此才能精進。睿智的人,在錯誤中學習並記取教訓,但絕不再犯同樣的錯,如果再犯同樣的錯,那無疑是在說你並沒有從上次的錯誤中,真正學到什麼。

智慧不僅淩駕於愚蠢的行為與尋常的見解,亦能讓人在麵對世間普遍的謬論時,不至於盲從。--亨利·艾米爾(瑞士Henri Amiel1821-1881)

智慧是一種在人世間安然自處的平靜,不離開世間,卻與其保持相當的距離,淩駕於一般世間愚蠢的行為與尋常的見解,而且不作任何的言論,麵對世間普遍的謬論時,也能堅定自己,不為所動。智慧該是一種心平氣和的狀態,是春天裏的嫩綠、夏天裏的清涼、秋天裏的如水、冬天裏的溫暖。

觀察和經驗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岡察洛夫(餓)

觀察是用眼睛去看大自然的規律與流動,經驗是用心去體會人事的變化與無常;在生活上,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學習經驗,將觀察出來的法則透過經驗的驗證,和諧地應用到生活中,就是一種智慧。在生活裏的一草一木,隻要你用心去觀察,用心地去思慮,你就會體會到在自然力量下的一種謙卑·那就是智慧。

堅石不因狂風而搖晃,智者亦不受讚美或責難所影響。--佛陀(印度Buddha西元前?-483)

智者是如如不動的。六祖慧能大師有一次在宣揚佛法的時候,迎麵而來一陣風,旗子在空中飛舞起來,這時他問:"是什麼讓旗子動起來?"有人說:"是風讓旗子動的。"也有人說:"是旗子自己動的。"而六祖惠能說:"是你的心在動。"如果心起了作用,動了起來,就會受到影響,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不論是受到讚美或責難,你的心隻是去呈現當時的狀態,但是卻不起作用,不因受褒而驕傲、喜悅,也不因受責而挫折、悲傷;堅石不因狂風而搖晃,智者不因任何的言語而動搖。

傻子能持之以恒,但隻有智者懂得如何事半功倍。--康拉德(莫Joseph Conrad 1857-1924)

不是所有的傻子都能持之以恒,而是說能夠持之以恒的人都具有傻氣。對事情能夠堅持固然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能在最快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效果,而不是隻讓時間去決定一切,用寶貴的歲月去換取一樣的結果,而是能花最少的力氣、最少的時間去達到更好的效果。智者懂得如何事半功倍,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如果你知道有一條最近的路時,還會選擇繞路而行嗎?

人類最高的智慧,教導我們依隨周遭環境而調適心情,讓我們即使置身於最猛烈的風暴之中依然能保持內在的平靜。--丹尼爾·迪佛(英Daniel Defoe 1660-1731)

有一句偈語:"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智慧就是這樣一種境界吧!讓心像一麵鏡子,當什麼東西進來投影的時候,心就在當下顯現、在當下作用,但是當使你的心顯現的東西隨之而去的時候,你的心就恢複了原來的平靜,不在心裏留下任何的痕跡。

我認為成就智者的兩股力量,就是"耐力"與"包容力"。--艾被科蒂塔斯(羅馬Epictetus ?-130)

有"耐力"與"包容力"不見得一定能成為智者,但是智者一定具有這兩股力量。想成為一位真正的智者,至少要先訓練自己這兩種力量。培養你的耐力,耐力可以讓你學到在麵對困難的時候不放棄,麵對挑戰的時候能堅持,盤根錯結的時候能停下來慢慢的厘出頭緒。讓自己更有包容力,當被誤會時不因此氣惱,被指責時不因此而怨懟,別人犯錯時不因此而得理不饒人。擁有耐力與包容力,是成為智者的基本條件。

聰明並不是智慧。--尤裏庇得斯(希臘Eunpides西元前480 - 406)

聰明並不是智慧,聰明的人或許可以在工作上表現優異,但通常是單打獨鬥的,隻能說他們很懂得做事的方法。有智慧的人,他也能在工作上表現優異,但他懂得如何去感謝、如何去與人合作、如何不驕傲不自滿、如何讓事情更圓滿。聰明的人把成功歸給自己;有智慧的人與人一起分享成功。聰明並不是智慧,但有智慧的人一定聰明。

多言是知識的權利,傾聽則是智慧的特權。--奧利佛·荷姆斯(美oliver Holmes 1809-1894)

知識是學習後,再用自己的話去表達出來成為自己內在的學問,所以知識是借由闡述的過程,去建構自己的邏輯與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學習知識要多聽、多問、多說、多學。而智慧的成熟是在生命流動的過程中與自己的經驗結合,透過思考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智慧就是在生命裏的流動中不斷地去觀看自己、觀看別人,也就是要用心去體會,用心的傾聽是最好的觀照方式,傾聽自己與傾聽別人、傾聽自然與傾聽事物。所謂智慧,就是用最好的方法以求達到最好的結果。

--法蘭西斯·荷契森(蘇格蘭Francis Hutcheson 1694-1746)

最好的方法不是不擇手段,而是圓融。而圓融也不意味著討好或是沒有主見,而是要用堅定的立場、柔軟的心、聰明的作法去達到最好的結果。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是因為太執著在結果的追求上,而忘記了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如果可以,最好的結果應該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