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秋生與曉豔把張德財送入戒毒所,在返城途中,談及毒品的問題。毒品如此害人,為什麼還有人去碰?也許是好奇心;好奇心可以成為人們探索未知的動力,讓人在誘惑麵前沒有免疫力,誘惑裏麵包含著未知。也許是為了滿足;人不滿足目前的現狀去拚搏,需求在不斷的變,能力跟不上變化;需要一種東西來彌補能力與需求之間的差距,現實世界找不到,向精神層麵索取;毒品讓人沉浸在虛無的幻想;滿足幻想是一種滿足。毒品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絕跡,為什麼又出現呢?毒品的進來主要是因為人們的包包鼓起來了,有錢是因為改革開放;凡事都有兩麵,發揚有益的一麵讓人們受益,抑製有害的一麵讓人們不受傷害。毒品真的不能根除嗎?理念上可以,現實上是困難重重。毒品如黑惡勢力一樣,同樣是曾經消除,同樣是卷土重來,現在都非常猖狂,需要人深刻的反思去改正。人類的問題出在人身上,答案也在人自身。
“人的本質決定邪惡的存在;邪惡的存在決定毒品的需求。”
“人的本質是什麼呢?”
“人的本質就是人性;人性是善惡對立的統一體。”
“隻要有善存在,會有惡;隻要有惡存在,會有惡。”
“人是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人性的善惡對立會不會造成社會的對立呢?”
“不會。人類早已嚐盡人性善惡對立所造成的苦難,現在知道在兩者之間搞平衡。”
“如何找到平衡點?”
“通過教育與感化去揚善,通過監管與懲處去止惡;隻要做到懲惡揚善,惡隻能蟄伏,善會給人帶來福音。”
“善與惡的較量是一場持久的戰爭。”
“善與惡的戰爭貫穿人類的發展史,還會如鬼魂一樣縈繞在未來文明的天空。”
人麵對殘忍的現實,能抹平善惡之爭的創傷?能,依靠和諧。和諧是在合理基礎上的一種平衡。人要做到和諧,合理是基礎,平衡是關鍵。人在與其它的關係中,人與自己的和諧是核心;人與自己和諧了,方便與別人和諧,容易與物和諧。人做到與自己的和諧,需要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的因素之中,欲望是不和諧的本能動力,情緒是不和諧的精神動力,觀念是不和諧的思想動力。欲望管理能有效的滿足欲望需求,情緒管理能有效的獲得精神愉悅,觀念管理能調解人自身的理念的衝突。把自身的觀念衝突解決,人容易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無論什麼樣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認識與實踐的問題;人想要解決問題,不能繞開理性;人要尊重理性,理性讓人和諧。
“理性真有那麼神奇嗎?”
“不算是神奇。理性具有協調的功能。”
“人都是理性的,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不協調?”
“人隻擁有某種功能是不夠,還得懂得如何開發運用它。”
“那怎麼辦呢?”
“自悟。自悟能讓人去挖掘與使用自我的理性。”
“人人都有悟性,並不是人人的悟性都夠。對於那悟性不夠的人怎麼辦?”
“教育。”教育提高人的思維能力與自悟水平。
“我們國家的教育水平低,是文化的貧窮造成人的精神貧瘠,精神上的荒蕪讓人去尋找毒品以得到安慰;可那些發達國家還一樣有毒品與黑勢力,又是為什麼呢?”教育無法改變人性,隻能改善人性。
“教育讓人更加的理性,幫助人在認識上去遠離毒品。具體的吸毒行為有許多複雜的原因,所以與毒品的鬥爭還將持續下去;隻要想法存在人的腦裏,會有行動的可能。”
“有一些人明白道理,還幹些傻事。所有吸毒的人幾乎都知道毒品有害,偏要去吸。”人總想做自己不該做的事,為了反叛;人總想做自己辦不到的事,為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