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子的悖論一(魏世家)<稈苟刪傳)(1 / 3)

12.孟子的悖論一(魏世家)<稈苟刪傳)

畢萬爵魏,卜人知之。及絳戮幹,戎翟和之。文侯慕義,子夏師之。惠王自矜,齊秦功之。既疑信陵,諸侯罷之。率亡大梁,王假廝之。嘉武佐晉文申霸道,作《魏世家》第十四。措儒墨之遣文,明禮義之統紀,絕惠王利端,列往世興衰,作《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太史公自序》) 在魏國的曆史上,魏惠王,又稱梁惠王,是一代重要君王,正是在他的手裏,魏國從興盛走向衰落。他在位三十六年,前十八年靠文侯打下的基礎,與諸侯交戰互有勝負;後十八年則連連敗績。一次是伐趙,被齊國派田忌、孫臏用計大敗於桂陵;再一次是伐韓,又被田忌、孫臏大敗於馬陵:另一次是被商鞅率秦軍打敗,盡失河西之地。這幾次大敗使魏國兵力耗盡,國力空虛。惠王到晚年似乎有所覺悟,想廣招賢士以挽回敗局,這時孟子到了魏國。

《孟子》一書的第一篇就是《梁惠王》,第一句話就是"孟子見粱惠王":

孟子見梁惠王,王日:"叟,不遠千裏而來,亦特有以利吾圖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孟子是理想主義者,其觀點是新穎的,口才是超群的,所出的主意是無法實現的。利,可以不說,但不可以不用。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利,是攬瓷器活的金剛鈷,沒它不行。孟子滿口的仁義,可他為什麼到了魏國,不正是因為梁惠王"卑禮厚幣以招賢者"才來的嗎?孟子不言利,卻身行之,不是自己給自己提出的悖論7 孟子本人對粱惠王的印象非常不好,"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日:'天下惡乎定7...遠遠看不像個君主,近了不讓人敬畏,最傳神是"卒(猝)然"二字:突然間問道:"天下怎樣才能安定?"對這樣一個不喜歡的人,孟子卻千裏迢迢來為之服務,什麼原因'是為了仁?還是為了利?

司馬遷引用孔子的話說:"放於利而行,多怨".意思是趨利而動,會招致怨恨。然也。為了奪權,手足相殘;為了錢財,爾虞我詐,這樣的事不勝枚舉。 利,也有其好的一麵,是維係社會秩序的一條準繩,一項規範,一隻看不見的手,上下左右保持著客觀社會和個人心理上的平衡。 秦二世任用趙高,群臣不服,趙高便殺掉不服的高官,連秦始皇時期的元老李斯也殺了,殺了之後怎麼辦呢'"收舉餘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就這樣形成了。孟子 在魏國的曆史上有一個巧妙用"利"的例子。魏國宰相田需去世,張儀、犀首、薛公三人是宰相職位的有力競爭者,但張儀做了宰相會偏向秦國,犀首做了宰相會偏向韓國,薛公做了宰相會偏向齊國,最後魏國讓太子親自做宰相。太子親自做宰相,這三個人都認為太子是王位的繼承人,不會長期任宰相,所以三人都還一如既往地好好表現,因為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得到相位。用一個相位之"利",使得三個能人都好好地為魏國工作,實在是妙。

如果"利"運用不當,也會引起麻煩。在魏國的曆史上,有一段危險的經曆,當時趙國與韓國攻打魏國,抓了魏國國君,韓候跟趙侯商議不殺魏君,而是把魏國一分為二,這樣兩個魏國的勢力聯合不起來,都不足以成為趙韓的對手。所幸趙侯目光短淺,沒有看到弱魏之"利",沒有聽從韓侯的建議,魏國避免了分裂,保留了大國格局,結果成為自己向南擴張的絆腳石。

魏國還有一個人很好地利用了"利",救了自己的命。這個人叫範痤,曾做過魏國的宰相。他得罪了趙國,趙國派人對魏王說:"為我殺了範痤,我們願意獻出七十裏土地。"殺一個人可以得七十裏土地,有利可圖。魏王就派官吏去逮捕範瘦,包圍了他的家,範痤爬上屋頂,騎在屋脊上,分析利害:"你們與其用死範痤去做交易,不如用活範痤去做交易。如果把我範痤殺死了,趙國卻不給大王土地,那麼大王將怎麼辦呢?所以不如等趙國先把割讓的土地劃定了,然後再殺我。"確實是切中要害,魏王答應了。利用暫時不死的時間,範痤趕緊給信陵君寫信,分析利害:"我是過去魏國免職的宰相,趙國用割地為條件要求殺我,而魏王竟聽從了,如果強秦用趙國的辦法對待您,那麼您將怎麼辦?"這就把信瞳君的利害關係扯進來了,信陵君趕緊向趙王進諫,把範痤釋放了。範痤兩次分析利害,一次獲得生命,一次獲得自由,"利"豈能不言,

孟子也不是一開始就隻言義、不言利的。他跟孔子的學生於思學習.學成之後,"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人家都不用自己,隻好"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假設齊宣王用之,粱惠王用之,孟子也就沒時間去養"浩然之氣"了,恐怕今天也看不到《孟子》一書了。

孟子才華出眾,從其著述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正因為有才華,才需要投靠權力,因為智慧之花隻有經過權力"授粉"才能結果,才能得以驗證是橘是枳。伊尹當年是背著鍋給商湯熬飯,用這種辦法接近湯王,借用滋味之說來向湯王灌輸治國之道。百裏傒聽說秦繆公賢能,卻無緣相見,就給秦王喂牛,幾年之後才為繆公所用。還有多少能人根本沒有機會施展才華,像野草一樣,一代代地重複著枯榮'故日:利不可不言也。理想悲歌一(孔子世家) 周室既衰,諸侯恣行。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於正,見其文辭,為天下製儀法,垂《六藝》之統紀於後世,佧《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太史公自序》) 孔子,萬世師表,作為中國文化的總首領,其影響至今不減,其偉大不言自明。但他在世時,卻曆盡坎坷,為了"複禮"的理想,他期待著明君的出現,能夠像周公輔成王一樣來輔佐,再造一個文武之周。然而,這個明君他一生也沒有等來,美好的理想,執著的追求,化為一曲悲歌,讓後人感歎了幾千年。 孔子的出生頗受爭議,《史記》記載是他父親"與顏氏女野舍而生孔子",問題就出在"野合"上。什麼是"野合"'就是"在野地裏媾台"。可以想象,在遙遠的古代,找一處可以"野合"的地方應該是不難的,就像電影《紅高粱》裏的"我爺爺"我奶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