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有人中暑了(1 / 2)

轉眼已是夏日,即便在這個時代沒有溫室效應的導致的的溫度上升,夏天依舊難熬,跟何況沒有空調這種神奇的東西。

正午的時候,尋常在坊間吆喝叫賣的商販們隻能看到希希倆倆的幾個身影,烈日照耀下的街道也是被那滾滾的熱浪扭曲的變形,如果現在將雞蛋打碎放上去那必然是瞬間煎成金黃色,可惜唐朝人基本不養雞,所以雞蛋也是稀有,最多的還是有錢人家養的鬥雞此雞為索長安雄雞,金毫、金距、高冠、昂尾千數,玄宗時期這種雞一兩起價,貴的能換到一畝地。而這這都要“感謝”叫馬周的一個人唐初為抑製官吏奢靡之風,一度禁止禦史到地方時吃肉。巧的是,唐初名相馬周偏偏特別鍾情於雞肉,馬周任監察禦史時,時有在地方吃雞肉的行為。然後,就被人告了禦狀。可是太宗皇帝對於馬周的行為卻十分不以為然,“我禁禦史食肉,恐州縣廣費,食雞尚何與?”由此可見雞肉的地位有多低了,自然這些都是閑話。

可就算是這樣,無論是城裏還是城外村子裏的農戶們,依舊拿著鐮刀在田裏除著雜草,澆著水,這一株株的農作物如同他們的孩子一樣,每一株都得到了細心的的照料。過了夏天便是豐收的秋季,這樣農戶們日複一日的忙活,才算有了些盼頭。

同樣在眾多農戶中的有個叫田莊的農戶,比其他農戶幹的更加賣力一些,此人中等身材,古銅色的皮膚,身形看著瘦卻很結實,從在早上到現在一直彎著腰從來都沒有停歇過,任憑玉米粒兒大的汗珠,順著他青筋暴露的脖頸滑落,眼生有些渙散。

如果王藥在這裏那肯定是識他的,這便是那日王藥親給自看病的大娘的兒子,可惜到離去時都忘記了問兩人的名字。由於老人家的病雖然是給治好了,可是就怕有下次,田莊真的害怕哪天老娘走了,卻連孫子都沒見著。可惜田莊二十多歲了至今未娶,頭上有個哥哥死在隋唐交替,那個兵荒馬亂年代裏,並未留下子嗣。他們雖然在城裏,可是窮沒有哪家人家肯把閨女嫁給他,而他正也是李孝乾家那一千兩百戶食邑中的一戶,以前他家的地不僅要給朝廷繳稅,還要繳給這些地主們,現在他們家被封到了李孝乾名下,現在隻需要交一部分給李家就行了,所以有辛封到李家名下的農戶們幹活都比以往賣力了許多。

有人會問唐代人都能封到永業田,尤其是一個成年男子封二十畝永業田,“二十畝”多大啊!

即便是交一部分給上麵這些個,農民不是吃喝不愁?即便是有,估計也就幾畝地,到最後都會被當地世家或者地主給吞並,不從的,你還想在這邊活下去?做夢!

為了秋天豐收時,多攢些糧食,田莊還特意承包了當地劉員外家的一些田地,想著今年能取上個媳婦,明年就給老娘抱個大胖小子,想著想著田莊那憨厚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田莊啊,還不走呢,這天可熱了,我們已經處理好,就先走了啊。”說話的是和田莊平日裏經常一起進出城門的朱戊。

可是田莊剛要抬起頭來回話,就兩眼一抹黑倒在了田地裏,朱戊看田莊倒地,剛忙跑去查看,背起田莊就往,城裏王藥家的藥鋪跑。

夏天王家藥鋪依舊是排著隊伍,現在大家都知道了王家看病便宜而且治療效果好,為了人性化一點王藥畫了個凳子的草圖讓二丫家做了十幾個,外加三幅躺椅能晃的那種。

此時的王藥先生放了他一段時間的暑假,所以也在店裏幫忙。

大中午的沒有什麼人,王藥一家子躺在搖椅上,扇著扇子,喝著冰鎮的楊梅汁,閉幕養神。

“孩子他爹,藥兒可真是聰明,這搖椅,這楊梅汁,我從來沒想過夏天能過得這麼舒坦。”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王藥的母親身上換上了的絲綢做的短戶長裙,再加上王氏本來就生的漂亮,現在活脫脫一老板娘的樣子。

“是啊,是啊,舒服啊,不過娘子這冰鎮的楊梅汁你還是得少喝些,你生子性寒,喝多了不好。”王以山關心的說到,又慢慢的迷上了眼睛,心裏美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