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跟緊我!”
“爸爸我來了!”
穿好衣服,剛剛來到了勝利公園,便聽到了那非常多的小孩,跟著自己的父母熱熱鬧鬧的在玩著遊戲的聲音。
其實一想起了勝利公園就想起來了我們小的時候,記得我小的時候經常和學校一起來。
學校每到一段時間就會進行春遊,有的時候一年一到兩次,當時就感覺很不錯,就和運動會一般,隻需要攜帶好零食就可以了。
那時候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想都覺得很是帶勁,結果這段時間過去了,那記憶卻仿佛找不回來了。
哪怕是未來上班的春遊都趕不上學校啊,畢竟那可是學生時代和上班時代完全兩個是不同的概念。
“啊,這讓我回想起來了,小學的時候,也讓我回想起來了初中的時候。”
此時的我聞著春風,享受著陽光和煦沐浴,口中念念有詞。
張毓婷白了我一眼,“搞得像是你多大了似的。”
“你懂什麼,這就叫做懷念童年,特別是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春遊。
我們經常在外麵野餐,而且還去遊玩拍照,拿起一大堆的零食想吃就吃,完全沒有長大後那種感覺。”
長大之後上班要互相提防,有些人表麵上要和同事開開心心,內心裏麵卻可不希望同事好了。
一旦受到了什麼賞識的話就會得意洋洋,但相反的,如果要是跟你關係密切好的同事受到了表揚,那你心裏麵肯定也會難受。
甚至從大學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很明顯了,因為大學的時候有學生會因此有不少的人為了上位經常去做一些非常心細的,是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宮中勾心鬥角一樣。
現在想想還是心思比較小的小學和初中比較好啊!
完全沒有什麼所謂的宮鬥也沒有互相猜忌和嫉妒,當時每個人都很靦腆甚至就連談戀愛你都不太敢說出口,最多也就隻是暗戀。
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家長說什麼也就是什麼,雖然看上去不太敢反抗,但是那樣的生活倒是也自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那習慣被照顧的年代,現想已經回不去了。
“自你走後心憔悴,白色油桐風中紛飛。落花似人有情,這個季節,河畔的風放肆拚命的吹...”
隻聽到一首寂寞沙洲冷從遠處傳來,似乎好像是一個溫柔而儒雅的女性,帶著些些傷感的聲音唱到的。
公園裏一圈人在吹拉彈唱。
手拿麥克風領唱的一位是女士,頭發深紅,衣著較考究,唱得字正腔圓,有美聲味,帶著些許的傷感,讓人不由得想起來了流浪。
而不僅僅隻有一個人唱著懷舊的歌曲,旁邊甚至還有人唱三套車的。
這個三套車的歌曲是我父親喜歡聽的,他平常就喜歡把這個歌曲放到嘴邊。
唱歌的人是一位老頭,瘦瘦的,曬得黝黑。
身上穿一件廉價的文化衫,腳下趿一雙長出腳後跟一截的塑料拖鞋,像是小巷裏的平民百姓。
相比之下,歌聲略為遜色。兩人的形象,反差極大。
其他的人,也有的穿得時尚,有的穿得寒磣,但眾人皆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