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接防江北(1 / 2)

聽了王海濤的話,桂永清答道:“王司令,我們教導總隊也同樣是軍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被小日本侵入,此時正乃吾輩軍人舍身報國之時,豈有不上戰場之理?王司令有需用我教導總隊之時,我教導總隊全體上下,必尊命行事。”

王海濤點了點頭,又交待了一些搭建浮橋和對民兵訓練的事,才讓他們離開。隨著日軍的逼近,南京城裏的氣氛也緊張起來,再加上從無錫、鎮江等地逃至南京的一些百姓和日本間諜的有心扇動,南京城裏的百姓也有些慌亂起來。

加上大部分工廠和商店都關門了,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湧向下關碼頭,碼頭上幾艘小火輪不停的來往於長江上,把一船一船的百姓運過江去,而九十軍的後勤部門派出的工兵隊伍也正在碼頭旁的江麵上利用木船在搭建浮橋。

這種簡易浮橋走人和走一些輕型車輛還行,重型裝備卻是無法通過的,王海濤因為有儲物戒指這一利器,所以對自己的那些重型武器如何過江之事,倒也不太擔心。前方的戰事更加激烈了,大勝關這裏日軍猛攻不止,五十一師的三零二團在團長陳智的指揮下,憑借有利地型和永固國防工事全力的阻擊著日軍。

隻是這些所謂的永固國防工事,質量實在是太差了,別說是日軍的重炮了,就是七五口徑野炮和一零五口徑榴彈炮多打上幾發,也能把工事摧毀掉。三零二團隻能在殘破的工事和原有地型的岩石溝豁中阻擊日軍。

溧陽保衛戰也打到了最後關頭,日軍第二十二師團和第三師團大部,憑著兵力上的優勢,對著溧陽城日夜猛攻,溧陽城外的陣地已被日軍攻占,現在正憑著加固過的城牆在與日軍拚殺。郭汝棟把能派上去的部隊都派上了城牆,在守軍密集的火力前,日軍也是死傷慘重。

在偵察團向王海濤報告了丹陽鎮上五十八師一七二旅己和日軍交火的情報後,王海濤明白溧陽城再守下去已經失去了意義,便對九十一師師長郭汝棟下令,九十一師撤出溧陽城和句容縣,撤回南京休整待命。在九十一師回撤之後,一七二旅也放棄了丹徒鎮,回到了牛首山陣地,至此南京城第一道外圍防線全部失守。

占領了鎮江的日軍第十六師團和第十八師閉終於等來了第五師團和戰車聯隊,再加上重炮旅團,鎮江一路的日軍成了最大的重兵集團,在商議過後,決定第十六師團,第五師團,戰車聯隊和二四零重榴彈炮聯隊向句容、湯山方向攻擊前進,目標是南京的中山門。而第十八師團加上一五零加農炮聯隊則向龍潭、棲霞鎮攻擊前進,目標是沿長江切斷南京城守軍退路,這一路沿長江而行,可以得到長江上軍艦的支援。

九十一師剛撤回了南京城休整了兩天,王海濤就收到了江北第一軍司令官胡宗南將軍的電報,胡宗南在電報中告之王海濤,日軍第十一師團和重藤支隊正在攻擊揚州市,揚州市的守軍一一一師己有不支之態,而現第一軍要奉命北撤,要王海濤速派部隊接防浦口、六合陣地,防止日軍占領揚州後繼續西進,從而占領江北截斷南京守軍北撤之路。

這封電報實在是讓王海濤十分氣憤,根本就是胡宗南為了保存實力加上畏敵如虎,想要逃跑,卻找了個奉命北撤的借口。六合是江北關鍵之地,南京城防十幾萬部隊的後撤全指望著六合不失。否則這十幾萬部隊就會和曆史上一樣潰不成軍死傷殆盡。

現在王海濤的手上除了教導總隊就是剛撤下來的九十一師還有戰鬥力了,教導總隊正在準備南京城的巷戰工作,看樣隻能再把九十一師給派上去了,不過九十一師在溧陽的戰鬥中損失了近千官兵,隻憑著八千多人守六合有些勉強,幹脆把民兵第一大隊給派上去,要九十一師全麵接防江北陣地。

想到這王海濤找來了九十一師師長郭汝棟、副師長劉雨卿。二人來到指揮部後,王海濤先把胡宗南發來的電報給二人看了。二人看完後郭汝棟問道:“軍座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們九十一師去接防第一軍的陣地?”

王海濤點點頭說道:“江北陣地關係到我南京守軍十幾萬人的退路,決對不容有失,猶其是六合縣,日軍第十一師團和重藤支隊加在一起會有二萬多人,你們要把他們擋在六合縣以東,保證我南京城守衛部隊的退路。”

郭汝棟和劉雨卿聽後不由的麵有難色,半天後郭汝棟說道:“軍座,我九十一師全師上下沒有貪生怕死之人,可是以我們一個師八千人去守這麼大的地方,再麵對二萬多日軍,就怕萬一有失會影響大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