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雄國度(1 / 2)

伏龍城。

當代的天英皇帝談不上是夏爾斯的直係後裔,或者說夏爾斯根本就沒有直係後裔。

鮮花,美人,榮耀,或許對於屠龍勇者而言,唾手可得,然而,從一開始就被庸俗迷惑雙眼的人,又怎麼能戰勝百眼邪龍?

從夏爾斯出生開始,就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從世俗的角度講,夏爾斯的一生沒有任何樂趣可言,任何娛樂都與夏爾斯絕緣,作為屠龍英雄,卻連一個女人都沒有,更遑論是後代。

昔年惡獸見勢不妙,也聯合了起來,給夏爾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不得不從長計議,而一戰就是一生,要不是守護者力排眾議,阻止其餘國家趁火打劫,恐怕夏爾斯都不能安心掃平惡獸。

當最後的惡獸倒下的一刻,夏爾斯的生命已所剩無幾,當時他的麾下聚集了幾十萬大軍,上百聖級,當然不可能一句話就讓他們打道回府。若是放任不管,誰也不知道與惡獸鬥爭了上百年的軍隊會做出什麼,如此,就唯有建立一個國家,讓屠獸大軍正規化,合法化。

天英帝國是皇權最為薄弱的一個國家,本來夏爾斯就無心於權勢,聚攏軍隊存粹是為了剿滅惡獸,況且他沒有直係後裔,手下的驕兵悍將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至於再出現一個夏爾斯般的人物?還莫不如期待奇跡。

幸好,夏爾斯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要是不能穩定人心,昔日的戰友為了權力刀劍相向也並非沒有可能,他將自己一個突破了聖級的遠房侄子收為了義子,將皇位傳了下去,看在夏爾斯血緣的份上,各地的豪傑才沒有讓新成立的帝國分崩離析。

當然,天英皇帝血脈不正的問題也一直為人詬病,而且,既然遠房侄子能當皇帝,血緣更近的人豈不是更有資格?故而,但凡與夏爾斯沾親帶故的人成就聖級,總會讓皇位上的人一陣緊張,尤其是皇帝本身並非聖級的時候。其實他們的緊張完全有道理,在天英帝國最初的三千年,至少發生過三十次宮廷政變,還成功過十多次,而造反登基的皇帝都宣稱自己才是夏爾斯大帝榮光的繼承者。

直到後來,一位天英皇帝成就了天命,並且大權在握,在一場大型聚會中,關起門來,將非嫡係的皇族屠戮一空,試圖永絕後患。

一場血肉相殘,讓這位天英皇帝獲得了弑親大帝的稱號,還將天英帝國拖入了一場長達三年的內戰,弑親大帝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就做好了一切準備,所有的反對者都被血腥地鎮壓,據不完全統計,內戰結束之後,天英帝國的人口銳減三成。

本以為經受了斷臂挖骨之痛,天英帝國會從皇族的爭鬥中解脫出來,可事實證明,弑親大帝的想法太過美好,正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骨肉親情也並不可靠,還未等硝煙散去,大帝的皇子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帝位爭奪戰,暗殺,陷害無時不在,在弑親大帝咽氣前,留下了一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

在某種程度上,弑親大帝的“壯舉”讓天英的帝位爭奪變得“尋常”起來,至少再沒有什麼同為屠龍英雄的後裔,為什麼你當皇帝的大旗被扯出。

然而,這卻給了敵對國家與反抗勢力可乘之機,他們以哲學家的口吻發問:弑親大帝真與夏爾斯有血緣關係嗎?屠龍英雄一生光明磊落,仁厚愛民,會有這種親戚嗎?

與此同時,民間還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宮廷秘聞,不是弑親大帝的母親風流韻事,就是有一個宮女將自己的孩子與皇子對換,總之皆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弑親大帝血脈不正。

天英帝國是個崇拜英雄的國度,如果皇帝不是屠龍勇者的後代,皇室就失去了民心。言語的力量有的時候勝過百萬大軍,不管天英皇室如何辟謠,竊國者的名號始終伴隨著他們。

自弑親大帝之後,天英皇帝不得不一次次加強貴族的權力,以求讓貴族們始終站在皇權的一方,來鎮壓心有疑慮的百姓。千百年來,不是沒有貴族的勢力過度膨脹,但大家覺得不會有比天英皇帝更好控製的帝王,反倒達成微妙的平衡,不管哪家貴族過於出頭,都會被眾貴族聯手排擠,直到不足以威脅皇權。

在奇異的默契中,天英皇位的寶座竟是穩如泰山,自弑親大帝之後,還沒有過一場宮廷政變。

天英的皇宮號稱降魔宮,其中有一座英魂殿,裏麵供奉著昔年屠殺惡獸英雄們的牌位,其餘國家對此自是嗤之以鼻,宣稱卑鄙的後來人早就用泥潭般的汙穢玷汙了屠龍英雄的英魂。

當今天英帝國的皇帝邱烈·提古雷從地上爬起,當今大陸,能讓他跪拜之物不多,可夏爾斯的牌位絕對算一個。

新年前三天,天英皇帝的大臣都要進入英魂殿中禱告,卻唯有曆代皇帝能進入內殿,其餘大臣隻能在門外朝拜,故而直到今天,除了皇帝以外,並沒有人知道內殿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