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命搖籃(1 / 2)

故事有一個老套的開頭,在很久很久以前。

時間究竟有多麼遙遠,已沒有人記得,每隔一段漫長的時間,全宇宙都會如同失憶一般,記憶與時空出現斷層,沒有人能夠幸免。

強大也是一種痛苦,每個層次有每個層次的煩惱,而站在最頂層的人物,將會認清宇宙的本質——破滅與重生,或許能用生生不息來形容,卻也可以用不斷滅亡來概述。

追求長生,是所有文明共同的課題,然而,無論是修真還是發展科技,卻總是逃脫不了輪回的命運,不管生命有多麼漫長,在死亡的一刻,總是會感到恐懼。

除了自我追求長生,所有生物都有一個共同且古老的方法——傳承,其中大部分又是以繁育為主,不過,越是強大的修煉者,越難以繁育後代,此是自古以來不破的規律,即便到了已知的至高境界,也不能超脫其外。

更有甚者,到了一定境界,就完全無法繁育後代,不得不去尋找其他的方式來實現自我的傳承,比較常見的方法是轉世投胎,然而走上輪回路的人,又有幾人能回頭?

再者,轉世代表一切從頭開始,即便擁有上一世的記憶,再回巔峰也需要一個過程,但凡能走上輪回路的強者,皆是仇家無數,誰知道會不會在沒有成長起來之前,就落到仇家手中,屆時,死乃是一種幸福。

無法生育又不敢走輪回的修煉者,無可奈何之下,隻得選擇一種另類的方法——犧牲傳承,肉體與靈魂可以湮滅,道則卻要保留下來,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方法,因為其不可以等到修煉者自然死亡的時候,而是需要在時機成熟之時,便犧牲自我,完成道的傳遞。

不是所有修煉者都有坦然麵對死亡的勇氣,實際上,懼怕死亡才是人之常情,敢於犧牲自我,來完成犧牲傳承的修煉者,往往被視為無私的象征。

然而,除了思想上的覺悟,犧牲傳承也並非完美無缺,要不然每當絕世高手大限將至,就將修為犧牲傳承下去,豈不是絕世高手的數量就有增無減?事實上,犧牲傳承的條件極為極為苛刻,還有一定的隨機性,並且大多數時候並非由一個個體來繼承。

其實也不難理解,能夠犧牲傳承的修煉者,基本都有通天徹地之能,能承擔如此龐大能量的個體,基本與傳承者處於同一個等級,那麼還有什麼必要得到犧牲傳承?

於是,犧牲傳承者隻得退而求其次,將修為和道則傳承給一個種族,再任由一個種族重新修煉,來期許其中能出現同等級別的強者。

傳承給一個種族的好處在於,可以不一次性將修為清空而死,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說相比於綿長的壽命而言,依舊十分短暫,但總歸能看到被傳承者功成的一刻。

滅絕者便是依靠犧牲傳承而來的種族。

根據滅絕者現有的文獻記載,將知識與力量傳承給他們的修煉者名為卡頓,而且在傳承尚未完成之前,就身死道隕,導致滅絕者接受的傳承並不完整,然而隨著無數年的發展,滅絕者還是走出了自己道路,成為了宇宙中的一極。

然而,就在他們以為自己達到了知識與力量頂峰,僅僅就差一個至尊強者的時候,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碰上了一個強大的敵人,自稱為創生者。

如果僅僅是敵人,也不至於讓滅絕者如何緊張,在發展的過程中,有過無數的敵人,多一個創生者又如何?然而創生者卻也自稱為卡頓的傳承者,讓整個滅絕者都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對犧牲傳承者的崇拜與信仰,是被傳承種族共同的特征,不少還會將其尊為造物主,可如果造物主將傳承給了兩個種族,那麼就要有一個正統之爭。

況且不僅僅是正統的問題,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得到完整傳承的種族更容易再出現一個新至尊,而是否有至尊強者,在宇宙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一個至尊強者未必是一股勢力,可沒有至尊強者的勢力卻談不上頂級。

不是沒有犧牲傳承者多方押寶,然而道則不可複製,分割的份數越多,接受傳承的種族就越弱小,此時想要複製犧牲傳承者的修為,就唯有互相殘殺一條路可選。

種族之間的戰鬥,根本沒有正邪對錯之分,尤其是涉及到種族的未來,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因此,滅絕者與創生者之間爆發了一場世紀大戰,破滅了無數生靈,崩碎了億萬星係,最終以滅絕者的艱難取勝而告終。

無論什麼時候,大家都喜歡和勝利者握手言和,既然滅絕者贏得了戰爭,那麼滅絕者便是卡頓無可爭議的傳人,不出所料,在贏得戰爭不久之後,滅絕者幾位主腦就合為一體,成為了新的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