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煉體,或煉炁,或煉神,輔助其他旁類,我們的修煉方式,講究從一而精,術業有專攻。但其不同,其主張三者同修,以精養氣,以氣養神,以神反哺於精,以此循環不止。”
張徴聞言驚訝道:“世間竟還有這般功法?可如此一來,你要突破修為,豈不是需要至少常人三倍以上的時間?”
張林道:“差不多,但其中收益,也高於常人三倍不止。
其三者同修,是秉持著日月星三奇、天地人三才,地風火三異,以對應人之精氣神的理念。
從一開始,便需要修煉者將精氣神三者都修煉到大圓滿的地步。
其中煉體雖也分為煉皮、鍛骨、強內、換血這些境界,但與我們追求防禦不同,其核心隻是為了讓身體變得身強體壯,將其化為土壤一般,以培育蘊養神魂肥料的炁。
當然,其具備的防禦能力,攻擊能力比起目前已知的煉體術所鍛煉出來的體修戰鬥能力和防禦力也不差多少。
其煉炁,則隻有納氣與養炁二境。
其中納氣境有與沒有也沒有區別,它的核心就是從天地間納一縷炁進入自己體內。
成功了,便踏入養炁境,失敗了,則一輩子都在納氣境。
這縷炁,便如同種子一般,將其納入體內,便決定可自己今後一生的核心屬性。
而其神修,也如我們般,先在自己識海中觀想出一個物體,作為神魂本源,稱之為凝神。
其後也是不斷將其蘊養,開辟出適合所觀想的物體適合的天地。這一點到是沒有多大區別。
若說區別,我們蘊養神魂,是通過功德之力以及不斷使用,來慢慢增長神魂力量。
但其是直接以炁來養,與我們的煉神之法確實差別很大。
其修為,到了與金丹差不多的地步,便開始有了區別。
那就是第二個大境界:歸一。
這個境界,講究的乃是萬法歸一,將自己的修煉所得,歸一一點,直接走出自己今後之路,一旦突破,便無法再改。
與我們突破金丹,還可以改修其他功法完全不同。
在其後,我們是破丹成嬰,神識力量暴增,可以靈魂出竅,短暫存活。
但其境界卻被稱之為通玄,以領悟自己修煉的術法所得,將自己修煉的一切法鑽研至極致,類似天賦神通一般,猶如臂使。
在其後,便是煉虛,此境界,可以掌控空間之力,方圓千裏,一念便至,猶如瞬移一般,還可以調動空間力量困住、絞殺煉虛之下,可以躲入虛空,規避傷害。至於其他境界,在往上,在秘典上便沒了記載。”
聽張林說完,張昊分析道:“這通玄境應該猶如元嬰之境,乃至化神境,至於這煉虛境的能力,化神境就可以做到,渡劫境就更不用說,但這再往上就沒了境界,豈不是說,你隻能止步於煉虛境?”
張昊說著笑笑道:“我又想什麼呢?能突破煉虛,至少也是化神境,放眼藍星,不過雙手之數,渡劫之境,至今隻有扶桑山上那一位,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