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上包袱,八裏路沒用半個時辰就到了。當他將包袱送到先生的朋友手裏,那人送給他一本書,說:“這是你的獎賞,收下吧。”他接過書,一邊往回走一邊看,等回到學習班裏,他出了一頭的汗,不過書也看完了,他學到了一些知識。他對先生說:“包袱送到了。”先生說:“很好,你坐下休息吧。”他看看其他同學,已經回來了兩個,想是送三裏路和五裏路的,便問:“先生,今天不學習了嗎?”先生說:“我的朋友是不是送了一本書給你?”他點點頭。先生說:“書你看過了吧?”他又點點頭。先生說:“那就算已經學習了吧,今天不上課了。”
第四天,先生拿來四個包袱,對他和幾個同學說:“今天,先生再給你們一人一個任務,這裏有四個包袱,分別是給我的四個好友的,他們一個住在十裏外,一個住在八裏外,一個住在五裏外,還有一個住在三裏外,你們自己選擇吧。”
他心想:送了三次書,一次是三裏路的,一次是五裏路的,一次是八裏路的,都得了一本書,但書的內容不一樣,八裏路的要比五裏路的豐富些,五裏路的要比三裏路的豐富些,難道十裏路的會比八裏路的還豐富?想到這,他說:“先生,給我十裏外的吧。”先生將一個包袱交給他,說:“快去快回。”
他背上包袱,十裏路用了半個時辰就到了。當他將包袱送到先生的朋友手裏,那人送給他一本書,說:“這是你的獎賞,收下吧。”他接過書,一邊往回走一邊看,等回到學習班裏,他已經出了一身的汗,不過書也看完了,他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對先生說:“包袱送到了。”先生說:“很好,你坐下休息吧。”他看看其他同學,已經都回來了,便問:“先生,今天不學習了嗎?”先生說:“我的朋友是不是送了一本書給你?”他點點頭。先生說:“書你看過了吧?”他又點點頭。先生說:“那就算已經學習了吧,今天不上課了。”
第五天,先生來了,手裏卻沒有包袱,他和同學們愣愣地望著先生。先生說:“你們肯定在想,先生今天為什麼不給你們包袱?”他和同學們點點頭。先生說:“事實上,先生隻有四套書,一套四本,已經都通過朋友給了你們,現在已經無從再給了。”他和同學們這才知道,先生是通過送包袱的機會,將書送給了他們。先生說:“不錯,那些包袱裏都有一本書,也就是獎賞你們的禮物,也許你們要問,為什麼先生要以這樣的方式送書給你們,是因為,先生想通過送書教給你們一個道理,你們發現沒有,跑得路越遠,得到的書內容越豐富。”他和同學們都點點頭。先生說:“世界上沒有不勞無獲的道理,不要怕辛苦,記住,成功總在付出後。”
再長的路,一步步走也能走完。人生的路上隻有汗水和努力,沒有投機和取巧,你付出越多,收獲就越多。
找準自己的定盤星
曹雪芹,字夢阮,祖籍遼寧遼陽,曾祖母孫氏曾做過康熙皇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禦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禦使。據說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曹家。曹寅去世後,他的兒子曹顒、曹頫先後繼任江寧織造。曹雪芹從小便生活在這繁華的江南。直到雍正年間,由於受官場內部矛盾的牽連,曹雪芹隨全家遷到北京居住。曹家大院也從日漸衰退。
曹雪芹生來性格豪爽,憤世嫉俗,由於出身於官宦世家,因此從小便博覽群書,琴棋書畫、醫易文章,無所不通。
遷居北京後,曹家的大院從豪華到簡陋,生活從富有到貧困,使其對世態炎涼多了一些感慨,一心要將目睹之社會現狀抒發出來。他非常迷戀詩與畫,他的作品頗受同行的稱讚。不知為什麼,他喜歡石頭,每每出外遊玩,看到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時,總是留戀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