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子孫相貌斷前程
沈興風突然惡趣味的說道:“老丈,既然你知道文太子神通廣大,能耐通天,那你就不懷疑我們二人就是文太子所變?”
沈興風說著還陰惻惻的看著周老漢笑了起來。
卜測看到周家眾人臉色都變了,連忙瞪了沈興風一眼,嗬斥道:“不要胡鬧。”
這家夥生怕今晚上過的舒坦是吧?他想被趕出去住野地,卜測可不想。
卜測看向周老漢說道:“老丈見笑了,這小子性格歡脫,跟諸位開了個玩笑。”
周老漢麵皮抽出了下,隨即長出一口氣,說道:“這位公子真會說笑,文太子都是控水害人,哪裏會未卜先知?這是神仙手段,活神仙不可能是水妖。”
這話既反駁了沈興風,又安慰了自己。
為了討好卜測這個活神仙,周老漢難得大方一次,把放了好幾年,隻有過年時候才舍得用的燈油都拿出來了。
柴火做飯還是很快的,沒有味精沒有雞精,甚至都沒有鐵鍋,用的還是陶製的釜直接煮,但這是卜測覺得自己吃過的最好吃的飯菜。
口感偏硬的粗糧鍋貼,吃著比饅頭都香。
卜測和沈興風真是餓極了,一大釜的菜,一整隻肥雞,還有七八個鍋貼,都下了兩個人肚,就這倆人還又喝一大碗米湯。
周家的人,看著二人吃的這麼香,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周家家境在七裏村還算殷實,但即便是他們這種人家,也隻能勉強不餓肚子,所以他們都很渴望家裏能出個有出息的讀書人,要是能考個功名,不需要狀元什麼,能考上個秀才公,那就足夠改善全家生活。
周老漢有些肉疼的看著二人吃了個幹淨,客氣的問道:“活神仙,您吃飽了嗎?不夠的話,我讓兒媳婦再去給您做些。”
卜測端起茶杯順了順,才說道:“夠了夠了,多謝老丈盛情款待。”
夠了就行,兩個人吃的比他們一家子都多,這都不夠,他也沒辦法了,問問隻是客氣。
周老漢衝旁邊的小姑娘喊道:“大丫,去把你弟弟們喊過來,讓活神仙看看他們。”
周老漢隨即又討好的看向卜測說道:“活神仙,您看看我那幾個孫子,那一個能讀書考功名?不瞞您說,種地太苦了,幹的是最累的活,吃的是最少最賤的糧,全家人的希望就是孫子輩能出個會讀書的,那樣我們家才算是熬出頭。”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卜測累得眼皮打架,但剛吃過人家的東西,也不好拒絕人家的請求。
不一會,周家七八個睡眼惺忪的小子就被帶了過來。
大的十一二歲,小的才剛剛會走的樣子。
隻是粗略一看,不細斷人生倒是不用八字,隻用相術便可。
孟子以相識人,孔子以相辨心,相術流傳淵源其自上古,是上千年智慧結晶,哪怕到了卜測前世那個時期,也運用廣泛。
雖說小孩子用相術不太保險,畢竟麵相是會隨著年齡而改變,但結合陰陽五行,四象八卦,倒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至少大方向不會錯,最多就是細節出入。
卜測一一掃視過周家的幾個憨孩子,麵相憨厚有餘,精明不足,尤其是眼睛,呆滯沒有靈光。
這種呆滯不是犯困那種呆滯,而是眼睛無神,沒有清氣。
這幾個孩子,神無精不足,沒有內智。
周老漢想看他們能不能考取功名,那就要看官祿宮,周家的人長得倒是不差,五官端正,可惜的是官祿宮短而促,凹陷由餘,飽滿不足,隻能說都是老實人。
要說讀書肯定都能讀,是有毅力肯吃苦的孩子,但要說功名,怕是不太行。
古代考取功名,靠的不是死記硬背,這幾個孩子都很死板,腦子不會主動思索,不靈秀,從麵相上看都沒有祿命。
不過,他們的奴仆宮和田宅宮倒是不錯,雖然沒有官祿,但將來都是享福命。
在看他們兄弟宮,果然,這福分都是來自兄弟宮。
他們雙眉修長柔和,看起來好似月牙一樣,眉紋柔順不雜亂,這說明這幾個孩子以後兄弟情分很好,至少他們這一輩不會分割鬧矛盾。
卜測就好奇了,說白了這幾個孩子是有福氣,但沒出息,會享受家人帶來的福分,這周家的小孩子都在這裏,那給他們帶來福氣的又是誰呢?
周老漢迫不及待的問道:“活神仙,怎麼樣怎麼樣?我那個孫兒能考取功名?”
自己家的孩子,什麼樣子他們心裏多少有數。
這幾個憨孩子,周老漢朝夕相處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他這會一直在求問這個,實際上有自己的小心思,聽說神仙都可以賜福,剛才活神仙吃了他們家那麼多糧食,還有一隻肥雞,怎麼著不得賜點福分給幾個孩子?
活神仙總不會吃白食吧?
卜測問道:“老丈,你家孩子都在這裏了嗎?”
周老漢聽到這話,心裏“咯噔”一下,隨即說道:“孫子都在這裏了,還有幾個孫女,就沒有必要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