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你肯尋找,幸福無處不在
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心理狀態。這種感覺和心理狀態隨著時間的不同而不同,隨著際遇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在大雪飄飄的日子,圍爐而坐就是一種幸福。室外北風呼呼地刮著,還有許多人在大雪天裏冒著嚴寒為生活而奔波著。雪中送碳,那一盆爐火就是風雪中人向往的幸福。圍爐而坐者,因有風雪途中人做背景,便滋生出了暖暖融融的滿足感和隨之而來的幸福感。
下班了,久等交通車不至,急等回家的人,翹首以盼,煩惱不已。然而,熱戀中的人卻能置身事外,他們相依相偎,講著情話,纏綿不已,忘了周圍的一切。車來了,女孩就要坐車回家,男孩就要跟女孩暫時別離。他們是多麼希望時間能夠停滯,希望公交車來得再晚一點。同樣都是坐車回家,心境不同,悲喜兩重天。
突然想起了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觸犯天條的西西弗斯被眾神罰到人間做苦役。西西弗斯從事的“工作”是把一個巨大的石頭從山腳推到山頂,之後讓這個石頭從山頂滾落下來,然後再把這個石頭從山腳推到山頂,之後再讓石頭從山頂滾落下來。如此周而複始地勞作。若幹年後,眾神估計西西弗斯已經被折磨得差不多了,於是想看看西西弗斯是否有悔改之意,然而讓眾神深感意外的是,西西弗斯不僅沒有被折磨得不成“神樣”,而且精神狀態非常飽滿。用西西弗斯的話來說就是,他沒有把推石頭上山看成是一種勞役,沒有因此而鬱悶煩惱,也沒有因石頭一次次地從山頂滾落下來而氣餒沮喪,而是把一次次推石頭看成是勞動的過程。一次次地把石頭從山腳成功地推到山頂讓他擁有了一種成就感和幸福感。
幸福無處不在。小而言之,幸福是一種觀念;大而言之,幸福是一種世界觀。生活的態度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幸福的感覺就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別。
幸福無處不在。對異鄉遊子來說,幸福就在回家的旅途中,就在村口母親急切守望的眼神裏。對於忙碌一天的上班族來說,幸福就在回到家中時,品嚐著愛人精心製作的飯菜。
對於孕婦來說,幸福就是經過艱辛的十月懷胎後,看到自己的寶寶健康地成長。幸福對於企業老總來說,就是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簽下了一份利潤可觀的合同。對於下崗工人來說,幸福就是在下崗多年後擁有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幸福,有時候真的很簡單。有一個女孩每天坐車上下班,有段時間,她對好友說,她每天最幸福的事是看到一個男孩,那個男孩與她坐同一路交通車上下班。她不認識他,也不想知道他的名字,跟他交往。她的幸福緣於對男孩的一種外在的欣賞。幸福有時侯還是某個瞬間的感覺,是一種用言語無法表達的精神上的體驗。一次上早班,老林的身前身後有幾個人快步跑著,大概是因為怕遲到的緣故吧。跑步者中有一個女子,穿著黑色的風衣,身資非常的矯健,風衣飄飄,像一麵旗幟,老林本來沒想跑,受到感染後也跑了起來,在超越那女子時以自言自語的口氣背誦了兩句時下最流行的廣告詞:我是劉翔,每一個人都是劉翔。女子聞聲,邊跑邊側臉看著老林,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老林想,那一瞬間,那個心急上班的女孩肯定有一種被人關注的幸福感。老林則因為自己在跑步上班的途中,超越了好幾個人,且用自己的行為贏得了異性的快樂,也在那一瞬間產生了幸福感。是啊,讓別人開心,也是讓自己開心。
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實際上存在於我們生活著的角角落落裏,幸福實際上存在於我們生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裏,它不一定與物質有關,不一定與外在的事物有關,更多的時候卻與我們的人生態度有關,與我們是否具有發現或者創造幸福的智慧有關。當你擁有了良好的心態時,當你擁有了發現幸福、創造幸福的大腦時,那麼你就會感覺到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