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在煮棗城外安營紮寨下來,等候其餘各路諸侯的軍隊抵達。
夜幕降臨。
蕭然躺在床榻上左思右想,輾轉反側,最終還是決定去找一下曹操。
不是他擔心什麼,而是他想將自己的才能和遠見卓識展露出來,讓曹操更加重視自己!
“主公。”
“蕭然,坐吧。”
“謝主公。”
蕭然還年輕,未及弱冠之年,所以沒有表字,曹操隻能直呼其名。
蕭然來找曹操的時候,後者正在給《孫子兵法》作注釋。
曹老板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文武雙全!
既能領兵打仗,又可以治國安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還能作出各種豪邁的詩詞歌賦,實在是讓人讚不絕口的!
閑來無事,曹操就喜歡捧著兵書看,手不釋卷的,還有閑情逸致給兵書作注釋。
不服不行!
“蕭然,有事嗎?”
曹操把手中的毛筆放下,一臉溫和的看著蕭然。
“主公,我想問一問,你對於當今天下大勢的看法。”
“天下大勢?”
曹操愣了一下。
他萬萬沒想到,蕭然會想自己詢問天下大勢!
君擇臣,臣亦擇君!
若是曹孟德的答案不能讓蕭然滿意的話,後者多半會揚長而去的。
曹老板真是匪夷所思!
他原本隻是將蕭然當做一個武將看待的,但是,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啊!
難道,這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大才?
曹老板的心中打了一個激靈,頗為欣喜。
他缺的,就是一個能為自己謀劃的人,頂級的謀士!
曹操的謀略自然是不差的,可是一個人的精力很是有限,曹操也希望能有人給自己出謀劃策,給出比較中肯的意見。
曹老板摸著自己的胡須,眼中精光閃爍。
思襯一陣後,曹操說道:“蕭然,如今的天下大勢,很難說得清楚。”
“自先帝駕崩後,我大漢的國勢便每況愈下。少帝立,已故的大將軍何進愚鈍,不聽我之計謀!”
“其欲誅滅十常侍,按照我的謀劃,隻需數百精兵足矣!未曾想何進這廝,實在是酒囊飯袋一個,居然要召集外兵入洛陽!”
“以至於,包藏禍心的惡賊董卓,居然驅兵入京師,禍亂宮禁。董賊大逆不道,倒行逆施,自立為相國,居然以人臣之身,行廢立之事,改立陳留王為新帝,貶少帝為弘農王!”
“再到後來,少帝被殺,太後、皇後皆被迫服毒自盡!這些事情,我至今想起,仍舊是感覺曆曆在目,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啊!”
曹操對於這一年來所發生的事情,真是痛心疾首的。
現在的曹操,還是大漢忠臣,畢生所願,隻是想做一個征西將軍而已!
曹操痛恨董卓,不屑與之為伍,所以假裝投誠,虛與委蛇,然後要刺殺董卓。
隻可惜,曹操的刺殺沒能成功!
蕭然微微頷首道:“漢室遭遇不幸,的確讓人遺憾。惡賊董卓,人人得而誅之!”
“不過,我想請問主公,你認為咱們這即將會盟的十八路諸侯,真的能擊敗董卓的西涼軍,救天子於水深火熱之中,中興漢室嗎?”
“這……”
曹老板遲疑了一下,旋即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蕭然,你認為不然否?”
“諸侯聯軍,幾十萬人,擊敗董卓的西涼軍應該不難。”
曹操的口吻都不大確信,充滿疑慮。
蕭然輕笑道:“主公,正所謂兵貴精,不貴多也。聯軍若是烏合之眾,哪怕是十倍於西涼鐵騎,又如何能戰而勝之?”
“這一點,昔日的戰國時代便有先例!”
“數次六國伐秦,何以不能建功?何以不能攻破函穀關,進兵鹹陽?是秦軍太強?還是函穀關真的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這些因素都有,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頓了頓,蕭然又道:“主公,你熟讀經史子集,又深諳兵法韜略,也曾帶兵打仗,想必你一定知道最主要的原因何在吧?”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是因為六國之軍,人心不齊?”
“正是!”
曹孟德不愧是兵法大家,謀略大師,還真是一點就透!
蕭然眯著眼睛道:“主公,現在我諸侯聯軍之於西涼軍,與昔日六國聯軍之於秦軍,頗為相似。”
“人心齊,泰山移。”
“若人心不齊呢?六國之師百萬,十倍於秦軍,仍舊攻不破函穀關,是因為他們各懷鬼胎,巡弋不前,都想保存各自的實力。”
“依我看,今日之十八路諸侯,亦是大同小異的。”
“諸侯們的目的,名義上都是為了討伐倒行逆施的董卓,可實際上呢?又有幾個跟主公你一樣是真心實意的想要鏟除董卓,匡扶漢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