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朱瞻基與也先(1 / 3)

朱棣使用了最簡單的戰略,那就是將三十萬大軍分成六路。然後以漠南大營為中心,從六個方麵迂回包抄向臚𦙶河進軍。

朱高煦、薛祿第一路軍出宣府,沿西路向臚𦙶河進軍。

火真第二路軍出大同,沿西北路向捕魚兒海進軍。

朱棣、丘福、王通的第三路軍、也是主力大軍,出漠南大營向哈拉和林進攻。

朱瞻基、張輔、賀連成的第四路軍,待在漠南大營留守。連結前後交通,保障糧草供應。

陳懋、劉通、朱勇的第五路軍出居庸關,一路向東北與劉真、李思誠彙合。裹挾建州女真、兀良哈三衛的藩軍,向瀚海進軍而後向西折返掃蕩東部草原。

河北布政使、北平留守胡廣胡浩文與順天府尹、行部尚書(代尚書行走地方之意,同六部尚書銜)郭資郭存性的第六路軍負責拱衛北平,籌集大軍糧草之事。

而漠西蒙古瓦剌部,也向朱棣提出了與明軍共同圍剿阿魯台的提議。

朱棣暫時沒有理會馬哈木的提議,而是將皮球提給了朱瞻基。讓馬哈木派遣使者去漠南大營找皇太孫朱瞻基商議,商討完利益分配之後再找他溝通。

看的出來朱棣是不信任馬哈木的,朱棣認為馬哈木之所以如此得積極都是為了借機分割漠北蒙古的土地與部眾罷了。朱棣不想帶著瓦剌部一起玩,想要把瓦剌部給繼續邊緣化下去。

但是人家已經湊過來一張熱臉,朱棣也不好用冷屁股來貼上去。正巧朱瞻基對瓦剌部似乎是有些想法,便讓朱瞻基去跟瓦剌部扯皮。

等到朱瞻基跟瓦剌部談好了條件,朱棣這邊也結束了戰事。

馬哈木對於朱棣的命令十分重視,立馬派他的寶貝大孫子去漠南大營找朱瞻基會談。

兩個“好聖孫”就這樣在漠南大營,展開了一次奇特的會麵。

瓦剌部首領馬哈木之孫、脫歡台吉之子——綽羅斯·也先,又名額森。

也先年紀輕輕便隨祖父馬哈木統禦著了瓦剌部中最大的部族——杜爾伯特部,號稱是瓦剌的雄鷹、草原的凶狼。

說起瓦剌部(官方命名衛拉特蒙古部),那也是響當當的蒙古強部。

現在的瓦剌還是統一的狀態,土爾扈特沒有西遷、和碩特沒有南下青藏高原、準格爾與杜爾伯特沒有鬧翻分家,故而統一的瓦剌戰鬥力十分的強悍。

這也先一到漠南大營,朱瞻基立馬便宣他覲見。朱瞻基怕搞不定也先這家夥,還特意把狗頭軍師張輔、心腹大將賀連成都給叫上,勢要將也先看穿才罷休。

“外臣瓦剌部使者,綽羅斯·也先,拜見大明皇太孫殿下千歲!

外臣代瓦剌部首領、家祖,問大明皇帝聖躬金安,大明皇太孫千歲安康。”

也先十分的謙恭,對朱瞻基行了一個臣子大禮。

“也先台吉!遠道而來風塵仆仆,先喝杯馬奶潤潤再議事吧!”

朱瞻基偷了個巧兒,在也先一進來的時候便叫他也先台吉,目的便是試探一番。

看看也先到底有沒有野心,再決定如何與他交流。

台吉一詞,原本是蒙古人對於黃金家族成員的稱呼。可能是“太子”或者是“殿下”的意思,也先作為那顏之後可當不起台吉一稱。

雖說現在黃金家族大不如前,也先之父脫歡便自稱台吉。可是蒙古人是不認脫歡這個台吉的稱號的,就連瓦剌部得那顏們也都是對脫歡的台吉稱號嗤之以鼻。

也先被朱瞻基稍微一捧,居然大大方方的接受了下來。

“外臣......不,臣謝皇太孫殿下隆恩!”

朱瞻基:?

“不好!這家夥借坡上驢!”

朱瞻基圖一時嘴快,管也先叫也先台吉。

別人可以隨便怎麼稱呼也先,可朱瞻基這個皇太孫不行。皇太孫半君之姿,金口玉言說出來的話兒那就不能更改了。朱瞻基稱呼也先為台吉,那便是認同了瓦剌部藩屬的地位與也先首領的地位。

也先看出了朱瞻基有一絲窘迫,而且他也知道朱瞻基說話還是不算數的。真正要讓瓦剌部成為大明的藩屬、獲得大明的冊封,那還是要朱棣點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