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救援(1 / 3)

“蕙玉,你去告訴陳懋讓他挑選臨朔軍的降卒編入親軍。”

“哦?郎君這是要考驗寧陽侯了?”

“哼,看看陳懋完成任務怎麼樣再說吧。

選編的降卒是不是合適人選、能不能一視同仁得對待降卒、如何處理老弟兄們對降卒的偏見,一件件事兒可都是學問。陳懋要是辦不好這事情,他也沒必要繼續待在親軍了。”

“不過馬上就要開戰了,這樣臨陣試將是不是不太好?”

“無妨!臨陣給陳懋一些考驗才能看出來陳懋的能力呢,我還想如果陳懋這事兒辦的好就把朔州府之城防都交給他。

我敢斷言,明日那晉係軍馬就會趕到朔州地界。除了在太原府跟周鶴春他們周旋的晉王朱濟熺本人,代王、沈王等人應該都能到齊了。”

“代王?沈王?

他二人在大同府與潞州府被嚴密監視,怎會前來朔州府?”

“嗬嗬,那晉王一係在山西經營日久早就收買了山西境內大大小小的官員了。

蕙玉你不要以為大父這兩年的削藩很能限製這些藩王,當時為了改革宗藩製度大父給這些藩王放寬了許多特權。

比如以山西為例,朱濟熺或許借著下西洋政策與當地的商賈、官員、乃至於勳貴都會產生相當的利益交集。

此番晉王一係造反,山西當地的官員、勳貴不說參與進來但也一定是知情的。

這幫人都是牆頭草,一邊默許晉王一係的叛亂行為甚至提供資助、一邊像國朝通風報信乃至於幫忙平叛。反正最後不管是誰勝利了,他們都能獲取相當的好處。

我敢說大同、潞州的不少官吏肯定已經串通好了,會放代王、沈王二位老王爺出境的。”

“大同......駐守大同的武定侯郭鎮將軍,他會不會參與進來?”

“武定侯?他不會的,我剛才所說的官員、勳貴大多都是中層人員。

像武定侯這樣的國朝老牌勳貴,是沒必要參與進晉王一係的造反陣營當中的。

不過現在武定侯郭鎮將軍正在大同北麵的大營裏統籌前方糧草,沒時間看著大同府內的事情。”

朱瞻基知道後來的寧王之亂,江西的大小官員、勳貴的情況。

江西巡撫、江西布政使、江西按察使、南昌知府、贛南巡撫等高級官員基本沒有聽從寧王朱宸濠的命令,宗親、勳貴也沒有跟著寧王朱宸濠一起造反的。

寧王朱宸濠所要挾、收買的官吏大多都是知縣一類的小官,畢竟和平時代造反真的不算是個有前途的行業。

朱棣時代可能比後來稍微難一些,部分因為改革而被觸及利益的宗親與靖難而被觸及利益的勳貴或許會幫助晉王朱濟熺。尤其是在山西,這個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且削藩十分不到位的地方。

整個山西的大小宗親王爺,都有多多少少千把人的護軍。

朱棣的削藩主要還是在南方與河北,山西與關西的諸藩王們還沒有被朱棣徹底的清理過。

“把地圖拿過來,算算晉王一係能夠分多少軍馬來朔州。”

朱瞻基揉了揉眼角,說話的語氣十分煩躁。

“蕙玉你看啊,晉王一係的主力除了太原府的晉王府護軍與太原後衛、再就是大同府的大同左衛了。

還有太行山那邊的山賊,這股勢力不算上也罷。

咱們需要對付的應該就是大同左衛與太行山山賊了,而陸鳳倫那邊可是需要對付暗中擴編的晉王府護軍與太原後衛。

他們的壓力太大,孤怕太原府方麵頂不住叛軍的進攻而陷落。

如果是那樣,咱們很可能就要被困在朔州府了。

晉王朱濟熺在拿下太原府之後,肯定是要北上進攻朔州府的。咱們要麼在此之前就全殲了進攻朔州府的大同左衛,然後主動揮師南下與太原府方麵的軍隊彙合。

要麼就隻能寄希望於順天、直隸方麵的援軍,能夠搶先一步趕在太原府陷落之前增援過來了。”

“所以說最穩的辦法還是立刻突圍向南與陸鳳倫將軍彙合,或者是直接返回順天府。隻要是能保證了郎君你的安全,再用些時間召集軍隊平叛輕而易舉。郎君之所以感覺局勢不妙,還不是因為郎君把簡單的事情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