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亦真亦幻(1 / 3)

對於古代的小姐們來說,這樣有上進心又有處事手段的郎君,其實才是良配。

“花木蘭。”狄葉飛咬牙切齒地抬起頭,“你真是蠢笨如豬。”

呃,美人梨花帶雨也是挺美的。

就是脾氣太壞。

嗯,皺著眉頭擦淚的樣子也很美。

好吧,她收回剛才的話。

怕是古代的小姐們,遇見這樣一個男人,恐怕隻會自慚形穢吧。

太子拓跋晃沒有來,隻是托狄葉飛帶了一封書信。

也許是因為被“花木蘭”以那樣的方式打了屁股,又被強烈的嫌惡過,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平靜的再麵對這樣的“花姨”。

信裏的內容很簡短,大概的意思是他如今才十五歲,若僥幸沒有中途夭折,日後的時日會很長。他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告訴他錯在哪裏的人,並希望可以改正它。若是花木蘭改變了想法,他會一直等她。

這幾乎就是道歉信加求賢令了。賀穆蘭想了想,將這封信仔細的放入懷中,卻沒有什麼回應。

“信我收下了,和太子殿下說,我會好好考慮的。”

若是幾日前,賀穆蘭大概會讓狄葉飛回去謝絕太子的好意,可是經過了陳節和她的那番談話,說沒有受到觸動,那一定是假的。

也許是因為她是一個外來者,所以她對這個世界完全找不到歸屬感,就和現代也有許多人批評著“社會不公政府黑暗”一樣,批評歸批評,弊端歸弊端,即使看到了還是不夠,完全無從下手,也沒有那個膽量和魄力下手。

所以從古到今,這個國家的變革都是自上而下開始的,每個人都迫切的希望出現一位曠古爍今的仁君,以大刀闊斧、雷霆萬鈞的氣勢頂住壓力,進行改革。

賀穆蘭的眼界決定她看見了這一切,悲哀與這一切,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正因為她看的太多,想的太多,反倒不知道如何做了。

但陳節不同,他是一個從眼前做起的真正英雄。

無論是對花木蘭也好,還是對盧水胡也好,他的眼界不開闊,隻能看到很小的那一部分,那他就先從自己看到的一部分做起,然後再做其他他能做的到的事。

這幾天賀穆蘭也在思考,她想,曆史之所以會進步,可能並非因為出現了幾個“曠古爍今”的大人物,而是有許許多多的“陳節”在一起推動,才會一直往前發展。

陳節是魏國人,希望魏國永遠強大和平,所以他去做他覺得該做的事。

她能做什麼呢?如果說她在努力維持著一切不變,用以保持“花木蘭”的存在,那她自己的存在,究竟要靠什麼來維係?

所以她把信揣回了懷裏。

她要再想一想。

狄葉飛見賀穆蘭居然把信珍而重之的塞進了懷裏,麵色也是一喜。

隻是送別之人不少,他也沒有再說什麼。

陳節要和賀穆蘭一起回花家,取些財物添置糧食和禦寒的衣物,然後再繼續北上,阿單卓自然也跟隨。

對於古代的小姐們來說,這樣有上進心又有處事手段的郎君,其實才是良配。

“花木蘭。”狄葉飛咬牙切齒地抬起頭,“你真是蠢笨如豬。”

呃,美人梨花帶雨也是挺美的。

就是脾氣太壞。

嗯,皺著眉頭擦淚的樣子也很美。

好吧,她收回剛才的話。

怕是古代的小姐們,遇見這樣一個男人,恐怕隻會自慚形穢吧。

太子拓跋晃沒有來,隻是托狄葉飛帶了一封書信。

也許是因為被“花木蘭”以那樣的方式打了屁股,又被強烈的嫌惡過,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平靜的再麵對這樣的“花姨”。

信裏的內容很簡短,大概的意思是他如今才十五歲,若僥幸沒有中途夭折,日後的時日會很長。他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告訴他錯在哪裏的人,並希望可以改正它。若是花木蘭改變了想法,他會一直等她。

這幾乎就是道歉信加求賢令了。賀穆蘭想了想,將這封信仔細的放入懷中,卻沒有什麼回應。

“信我收下了,和太子殿下說,我會好好考慮的。”

若是幾日前,賀穆蘭大概會讓狄葉飛回去謝絕太子的好意,可是經過了陳節和她的那番談話,說沒有受到觸動,那一定是假的。

也許是因為她是一個外來者,所以她對這個世界完全找不到歸屬感,就和現代也有許多人批評著“社會不公政府黑暗”一樣,批評歸批評,弊端歸弊端,即使看到了還是不夠,完全無從下手,也沒有那個膽量和魄力下手。

所以從古到今,這個國家的變革都是自上而下開始的,每個人都迫切的希望出現一位曠古爍今的仁君,以大刀闊斧、雷霆萬鈞的氣勢頂住壓力,進行改革。

賀穆蘭的眼界決定她看見了這一切,悲哀與這一切,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正因為她看的太多,想的太多,反倒不知道如何做了。

但陳節不同,他是一個從眼前做起的真正英雄。

無論是對花木蘭也好,還是對盧水胡也好,他的眼界不開闊,隻能看到很小的那一部分,那他就先從自己看到的一部分做起,然後再做其他他能做的到的事。

這幾天賀穆蘭也在思考,她想,曆史之所以會進步,可能並非因為出現了幾個“曠古爍今”的大人物,而是有許許多多的“陳節”在一起推動,才會一直往前發展。

陳節是魏國人,希望魏國永遠強大和平,所以他去做他覺得該做的事。

她能做什麼呢?如果說她在努力維持著一切不變,用以保持“花木蘭”的存在,那她自己的存在,究竟要靠什麼來維係?

所以她把信揣回了懷裏。

她要再想一想。

狄葉飛見賀穆蘭居然把信珍而重之的塞進了懷裏,麵色也是一喜。

隻是送別之人不少,他也沒有再說什麼。

陳節要和賀穆蘭一起回花家,取些財物添置糧食和禦寒的衣物,然後再繼續北上,阿單卓自然也跟隨。

來時熱熱鬧鬧,分別時,竟這般寂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