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換做他們眼裏,婚約反成了累贅。
宋思樓是宋家最小的兒子,上頭有三個哥哥,其中隻有大哥與他是嫡出,但卻並非同母。宋思樓的母親是宋老丞相的續弦,在宋思樓幾歲時也因病去世了,宋老丞相連著兩個妻子過世後,便未再新娶,專心朝堂,盡忠君之事。
宋思樓得先帝賞識,宋老丞相也多偏愛幺子些,所以宋思樓自幼生活在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美好關係裏,他自然永遠想不到,父親病倒後,自己會連宋家大門都進不去。
永嘉看過他寫來的信,上麵說他最先求得是宋家人,結果因他是獲罪被貶出京城的,宋家人怕得罪皇帝,不敢違背聖名,不肯幫他回家看一眼,哪怕這極有可能是他與父親的最後一麵。他也知一旦被發現他自己性命難保,幫他的人也要受罪,可父親病重垂危,他隻想見上一麵,否則必要終生抱憾,他實在走投無路,才不得已前來求她。
宋老丞相和宋思樓對她都有恩,所以這個忙,她無論如何都要幫。
如今宋思樓已經從外放地悄悄逃回來,正藏身在城外的一間破舊寺廟裏,隻困於身份無法入城。
永嘉返回行宮,照常陪著淑太妃說話,侍奉湯藥,天黑後,府上車夫前來,接她與薑尚宮回長公主府。
永嘉琢磨著如何能讓宋思樓進城的法子,日子一日日的過,轉眼臨近封後大典,她需奉旨進宮,為迎接新後主持內務。
夜色流轉,夕佳樓內燃起燈火,永嘉支頤坐在窗下,她望著跳躍的火苗,忽而靈光一現,想出了個法子來。
第16章 封後大典(一)
明日大典,永嘉奉旨入宮主持內務。
其實永嘉清楚,自己不過是個擺設,掛個名頭,前朝有禮部,後宮各司局也井井有條,且明日大典,今日必已萬事齊備,根本無需她插手。
她進了宮,直奔尚宮局,尚宮攜眾司宮在門外恭敬相迎,行禮後,將她請入局中喝茶。
大家同座一室談天,尚宮向她彙報了大典的各項事宜,永嘉認真聽著,待尚宮全部說完,問她可有不妥之處時,便笑著道了句:“孫尚宮是宮中老人,父皇曾就誇尚宮做事最是細致穩妥,陛下的封後大典由你操辦,本宮是放心的。”
孫尚宮聽了忙笑著起身謝恩,直言慚愧:“殿下謬讚了,奴婢隻求做好分內事,無過便好。”
眾人又一起說了會兒話,忽有個女侍進來,說出了些問題需請孫尚宮去看一眼。
永嘉聽了,便放下茶盞,告訴眾人不必陪著她,各自去忙,一切以明日封後大典為重。
眾人依次退去,永嘉獨坐了一會,便叫上薑尚宮陪她出去轉轉。
尚宮六局各二十四司,各司其職。
永嘉出了尚服局,往尚食局去,其中司膳和司醞負責明日大典的膳羞和酒醴,相較於趕製新後吉服的尚服局倒是輕鬆些許。
永嘉走進去,率先迎上來的是劉司醞,她方在廳堂指揮女侍再次檢查明日帝後需飲的合巹酒,轉眼看見走進來的長公主,忙快步迎上前,見了禮。
劉司醞親自做引,陪著永嘉在尚食局走了一圈,在後院,永嘉留意到一單間小屋子,不甚起眼,但時有宮人進出。
“那屋裏也放著大典要用的東西嗎?”永嘉問。
劉司醞聞言望了一眼,簡單道了聲:“回殿下,那是司膳房的。”
永嘉看著劉司醞不甚上心的反應,未再說什麼,又走了一會,便出了尚食局,回到殿中繼續喝茶。
不久,薑尚宮從外回來,附在永嘉耳畔,低聲道:“奴婢去瞧過了,裏麵放的是撒帳的八寶,足足放了二十幾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