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1 / 3)

見了,怎麼不與我們一起走?他不和我們一起回家了嗎?”

薑尚宮聽著永嘉的問,一時語塞,竟有些緊張的不知該如何回話。

沈桓撩開簾子走進來:“阿姐,你說的那人不是我們的家人,自然不和我們一起回家。”

“那他是誰?”

“不重要的人,阿姐忘了他便好,”沈桓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個荷包:“這是我方才在街上買的蜜餞,給阿姐解口苦的。”

永嘉擰著眉頭喝光了藥,她接過沈桓遞來的荷包,打開拿出裏麵的蜜餞,先遞給薑尚宮一枚,又遞給沈桓一枚,最後才送到自己口中,她收下荷包,轉頭對沈桓笑:“多謝阿弟。”

***

禦門,王然陪著沈邵下朝回宮,南邊的信使正在殿外等候。

王然從旁觀察著沈邵,眼見他看到信使後,低沉的情緒終於有了波動。

信使傳回了永嘉在淮州的消息,她們一行三人何時抵達淮州,住在淮州何處,吃了什麼,玩了什麼,又去見了位隱居的老道,停留七八日,又往南邊去了。

沈邵手執著信,來來回回看了數遍,他心疼的厲害,可見信上寫,永嘉在淮州遊夜市,瞧見雜耍班子舞獅,笑得開懷,他想著她那時笑眼彎彎的模樣,不禁也跟著笑起來。

王然和信使立在一旁,見天子麵色時晦時明,連日來隻要是接到長公主方麵的信,皆是如此,兩人默默垂著頭,不敢說話。

許久,沈邵才收了信,他告訴信使:“讓南邊的人悄悄跟著,若無緊急之事,不要打擾到長公主。”

信使領命退下不久,便有朝臣前來禦門,今日早朝,西北駐將馬崢傳回消息,說互市之下,突厥近來在邊關多有異動,恐會有出兵侵犯之嫌。

早朝時,朝臣們便爭論不休,若突厥真是出兵南下,又該是戰是和。

王然眼看著一波接著一波的朝臣求見,從早到日落,等大臣全部都出了宮,沈邵也不得歇,開始一本本批折子。

王然看著沈邵的疲累,除了奉茶奉吃食,也幫不上旁得忙,自長公主走後,陛下也是徹底失了魂,每日除了上朝,批折子,日日夜夜,便再無旁得事,更別說進後宮,連皇後娘娘主動來請安,陛下都很少麵見。

每日少有的歡愉時光,便是接到從南邊遞回的有關長公主的信。

王然知道沈邵一直這般下去不是法子,遲早積勞成疾是要出事,他想勸沈邵不如與惠王爺商量商量,將長公主接回京來,隻要是能見到麵,將陛下的‘魂’召回來,也好過現在隻留下這空空的軀體,一日挨一日的。

王然開口勸過,沈邵卻不肯。

“小六說得對,她是怨朕的,否則也不會做傻事,朕已害了她如此,又有何臉麵留她在身邊,朕該成全她。哪日她想起曾經,也許還會少恨朕一二。”

沈邵批完折子亦是深夜,王然伺候就寢,忽聽沈邵問:“刑部可有消息了?”

“回陛下,還沒查不出來,因確認火是從牢裏起的,大部分人猜測,可能是個意外。”

沈邵聞言,已無力生氣:“刑部這群廢物,朕真不知留著他們有何用,讓他們繼續查,就算是意外,也要給朕查出個原因來。”

***

沈桓自帶著永嘉離開淮州後,一路沿江西去,經曆數個州郡,一來遍訪名醫,二來也是帶著永嘉和薑尚宮遊山玩水,如此停停走走,冬去春來夏又至,時過半年,才回到家鄉琅琊。

西疆的形式也越來越嚴峻,突厥內部,老王爺因病徹底退居二線,小王爺掌權,連月來在兩國邊境頻繁調整兵馬,邊關戰事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