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們來訂一個三年之約吧,以後每隔三年6月25日中考的那一天,也是你生日的那一天,無論你在哪兒,無論我在哪兒,我都回來找你。”
於是,就為了這句話,那一年的肖想興奮了整整一個暑假,她日日夜夜地盼著三年快快過去,她要快快長大,她不停地想象,十八歲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定要比十五歲的自己好看,才不辜負害羞卻堅定地給了她承諾的二哥!
肖想篤定著這個想法,甚至有好幾次都從夢中笑醒,那時候的她覺得,一個人走在路上風裏都帶著花香,一個人坐在家裏牆上的畫兒都在歌唱,她相信,隻要等足三年,她就會變成這個世界最幸福的人。
如今,距離那個所謂的承諾已是整整十二年,除了第一個三年之約他如期履行,之後的九年都是音訊全無,今天,該是第四個三年之約的日子。假如說第一個三年肖想還有等待的希望的話,那麼之後的九年裏,那一次次的失約,她已經麻木地幾乎記不起當時的感覺,就像現在也不能為重逢而欣喜若狂一樣。
這個咖啡館地處鬧市,周圍的店麵和辦公樓多得數不清,中午兩點的時間,還是有不少三三兩兩的人結伴來到這裏談事情。碩士先生看到肖想站起也跟著站了起來,客氣地打過招呼之後五個人就麵麵相覷地站在那裏。
很快肖想就站不住了,當然不是因為餓的。這個店裏人來人往,大家都很有教養地不發出可能會打擾到別人的聲音,但是他們一堆人杵在這裏就難免會影響通行,更何況站得時間長了也容易引起關注。除了剛進來的客人之外,很快周邊座位上也有人忍不住回頭奇怪地望著他們了。這一刻肖想很慶幸自己和相親對象都麵目平凡,一看就和麵前的三哥帥哥美女搭不上邊,否則還不該給那些想象豐富的現代人一種錯覺,說不定會以為這是一出舊愛新歡意外撞見繼而火拚的場麵。
要不就趁這個機會溜走吧,頂多出去後跟相親對象解釋一聲,就說遇見了很久不見的初中同學,看人家有人在側不好打擾就知趣離開好了。
算盤剛打好,還沒等肖想付諸實施,沒想到她的相親對象先就開口了:“肖小姐,這次見麵很愉快,既然你遇到了朋友我就先走了,回頭我給你電話。”說完就叫過服務生要求結賬。
正要接話表示要一起離開的肖想在看到碩士先生隻付了自己的一杯咖啡錢之後自動消音了,那位一直沒有出聲的青春美少女輕哼了一聲,即使很短肖想也聽出了幾分諷刺的味道,於是她一下子就淚奔了:我說碩士先生啊!你不是說今天很愉快嗎?那為什麼臨走前還讓我丟這麼大個人,你把另一杯咖啡錢付了我趕明兒還你還不成嗎?
可惜她是個本科生,即使是個名牌大學畢業的本科生,那也和碩士不是一個檔次上的,因此,她的心聲並沒有傳達到碩士的耳朵裏。肖想很不滿,還是學通信工程的呢!跟你站這麼近你都收到我發出的求救信息,看來古人說的“心有靈犀一點通”果然是騙人的。
掏出十五塊錢付過帳,又向服務生索要了一張二十塊錢的發票,碩士很淡定地告辭離去了,剩下一個淡定不能的肖想依然站在那裏。
目送著那位把她當了四個小時免費聽眾的相親對象施施然地消失在門口,肖想雙眼無神地盯著那扇馬上就要合攏的磨砂玻璃門發呆。
咦?居然又開了?莫非是那位良心發現,回來準備解救她於水火之中?明知毫無希望的肖想在巨大的打擊之下居然產生了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事實證明,幻想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來被人破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