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1 / 2)

望的境況中獨自發展,現在已經到達極限的地步。你可以用精粹來形容它。經過類似寒武紀那種進化的過渡期後,『推理』已蛻變為更美的形態。」

「但是,隨著法律變得嚴格而衰退──」

「嗯。但是,日本的作家並沒有因為這樣而完蛋。他們在承受警告和迫害中,做了最後一個工作,就是把『推理』還原成細小的元素。也就是說從根本重新看待『推理』,然後掌握住構成『推理』的要素、文句、記號、單字,加以分類。」

「也就是把它數據庫化?」

「簡單來說,的確是這樣。然後,他們又把這些數據細分,封裝在各種個體裡。這些內部記錄著『推理』元素的奇妙個體,因其外觀和內容而稱之為『卡捷得』(小道具),藏在日本的許多地方。」

「個體是什麼呢?」

「比如說,他們用了很多寶石狀、玻璃質地的東西。那些玻璃裡,以直接可判讀的狀態寫進數據,就像微縮影片一般。我隻看過一次實物,但無法讀取內容。文字是以特殊列印型式,描寫在3D空間裡。據說隻要習慣的話,任何人都能讀取,但學會那種訣竅就得花費不少時間。更何況,要把所有置入的數據都讀取出來,恐怕相當曠日費時呢。」

「它不是數位數據嗎?」

「一定是類比的。所以不用像光碟那樣,需要播放用的媒體。就留傳後世這一點來說非常重要。刻在石板上的文字留存了五千年,但光碟的播放裝置卻連五十年都無法保持。」

「『卡捷得』長什麼樣子?」

「幾乎所有的『卡捷得』都像個小玻璃球或寶石,看起來像是隨意嵌進鏈墜或手環裡,其他還有布娃娃或模型等,外表偽裝成許多形狀。外人不仔細瞧是看不出來的。

「可以把它想成是形狀特殊的記錄媒體吧。所謂的偽裝,也就是說『卡捷得』本體都鑲嵌在各種裝飾品和工具中,乍看之下是不會知道的。

「不過,因為製造了『卡捷得』,也就多了各種麻煩事。因為擁有者中,也有人想用它做壞事。若隻是暗中買賣、淪為詐欺的工具倒還好,更邪惡的做法是把『卡捷得』裡寫的內容用在現實中,各個『卡捷得』裡寫的都是殺人的方法、騙人的障眼法。在我們這個時代,使用這些手法有很大的危險性。畢竟,『推理』的元素說來說去都跟死亡有關。」

「如果壞人持有『卡捷得』的話……」

「所以,政府對『卡捷得』監視的嚴厲程度更勝於書。政府在這附近搜查的傳聞,也許是真的。」

「這個鎮發生的事,跟『卡捷得』有關係嗎?」

「恐怕是。」

持有者正在秘密實行「卡捷得」的內容?

「剛才我說過,『卡捷得』並非隻有一種型式,內容、形狀的種類繁多。所以,躲藏在鎮上的『卡捷得』持有者,到底擁有的是何種『卡捷得』,我們並不知道。是『消失』還是『密室』,還是其他種類……」

「欸?『消失』或『密室』是什麼意思?」

「我說的是『卡捷得』的種類呀。據我所知,其他還包括了『鏡子』、『山莊』、『雙胞胎』、『線』、『不在場證明』……總之,就是『推理』常見的小工具、狀況、背景等,各種數據都被拆開,各別封裝在不同形狀的載體。像『鏡子』、『山莊』,你就把它當作分類記號吧。」

在日本應該有很多我沒見過的「卡捷得」吧。我從父親那裡聽到的「推理」隻是極小部分。更何況,把推理分成細小的元素,表示我不知道的部分還有很多。

「所有『卡捷得』都保持原有的內容嗎?」

「是的,當然,內容也有重複的。就保存的意義而言,這樣比較安全、有效。『卡捷得』一共做成了幾個,我們並不知道。」

「如果持有『消失』的『卡捷得』,就可以讀取、利用裡麵的內容吧。比方說,在湖上消失之類的……」

「你說得沒錯。」

「得到『卡捷得』就能進行我們完全未知的犯罪,我們隻會陷入無法理解的狀況中。以我們的推理程度,絕對隻是小巫見大巫。」

也許,在我不知道的地方,現在仍有人利用「卡捷得」在進行犯罪──

「在過去,不管什麼種類的『卡捷得』,都有人在暗地裡高價買賣,那都不是一般民眾出得了手的價格。但是現在監視得很嚴密,幾乎已經沒有流通了。」

「老師對內情相當瞭解嘛。」

「因為『卡捷得』很像樂器。其實,我也是在尋找樂器時,得知『卡捷得』的存在。」

樂器依循著音符,就能演奏出任何音樂。

「卡捷得」依循數據,就能讓任何「犯罪」重現──

然而,真的這麼容易做到嗎?演奏樂器需要相當的技術,因此利用「卡捷得」的人也需要相當的知識才對。實現度一定不高吧。然而,我可以瞭解「卡捷得」的存在會被視為危險,因為可以想見,有時設計圖比實物更為重要。而且,某種無法理解的犯罪,正在我們眼前發生。隻要一旦學得知識,或許就可以將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