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2)

順勢問道:“那延恩的婚事?”十五歲定親並不早。

“太早成親於子嗣不利,便是加冠之後也不晚。我和你皇兄要好好為延恩擇一佳婦,你若是有中意的也可以提一下。”太後笑道

“有母後和皇兄把關,將來延恩的媳婦必定是極妥帖的。女兒為延意定了一門親事,母後看看可妥當?”

太後好奇:“延意才十歲,你就巴巴的給他定下了,我倒要瞧瞧是誰讓你這麼心急火燎的定下來,生怕被人搶去。”

“說來母後也見過,就是九妹家的蕊兒。”

太後皺眉,當年昌華生母為救重華喪命,否則依著兩人的性子也不能關係這麼好。重華對這個妹妹多有照顧,如今這兒女親事都被她做了人情,想起那個怯怯弱弱的女孩,太後心疼自己的外孫了。又是那樣的家世背景。

重華長公主跟太後做了三十幾年的母女,自然知道太後這個表情是不滿,忙道:“母後,九妹這日子過得實在讓女兒不忍,九妹子嗣艱難,毅勇候夫人便送了莫達一房妾室,天下哪裏有出嫁的姐姐給弟弟送房裏人的道理,毅勇侯夫人這事委實做的荒謬。更荒謬的是,她憑什麼插手我皇家公主房裏的事情,九妹自己尚未提及納妾,毅勇侯夫人倒是巴巴的把人送過來了。趕明兒她是不是要把人送到我府上來,這手未免伸得太長。”

太後好笑,重華這避重就輕的本事還是依舊。再怎麼軟弱,昌華也不會主動提及納妾。但是她的態度已經表明她可以接受,否則毅勇侯夫人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往公主府裏送妾。至於這妾室,是毅勇候贈與平邑候莫達,這女人的事情,最後自然是由夫人出馬。

“莫氏是個手長的,難道昌華自己不清楚,當年不是莫氏三番五次在昌華耳邊吹風,昌華也不會下嫁。這親事是她自己選的,是好是歹,自己受著。你為她看中的那個狀元郎,雖是平民出身,如今可是封疆大吏執掌一方,比莫達如何。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蕭太後不喜昌華,在外人麵前給女兒麵子還不顯,對著女兒就不做掩飾。

“狀元公主,雖是美談,那人家世實在是差了許多,也不怪九妹看不上。其實我當年就是拚著九妹埋怨,也該攪和了她和莫達的親事。”重華幽幽歎息。

蕭太後氣極反笑,點著重華的頭,“往日瞧著你精明,在這事上,你怎麼就犯了傻。當年我是怎麼和你說的,你要是插手了昌華的親事,她日後過得不好,難保心裏不怨你。再說就是嫁了旁人,以她的性子,自己立不起來,照樣是被欺負的命。嗬,昌華總以為自己出生卑微,底氣不足,可是你瞧瞧你五姐,母妃不過是個歌姬,比她還不如,現在日子過得如何。說來隆華可比她精明,知道身份不足,放棄那些勳貴豪門,選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世家。當年我有意把她嫁給你三表哥,可是她清楚進了蕭家,這公主的氣派就擺不起來,所以她拒了。聰明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蕭太後喜歡聰明人,所以哪怕隆華長公主拒絕了,蕭太後也沒有難為她,隨她心意選了駙馬。隆華長公主,那可真是個聰明人,摸準了蕭太後的脈。

“母後”重華討饒,“九妹縱有不是,淑太妃終歸為救我而亡。”

“要不是這個緣由,我會費心思保護昌華,這麼多皇子公主都夭折了,憑什麼她昌華能活下來。”這也是讓手下的人知道,他們母子三人不是忘恩負義之輩。

“那母後再護著她一次不就成了,讓九妹休夫就成。”重華順著竿往上爬。

“休夫!?”蕭太後挑眉,“是她自己要,還是你出的主意?”

“是她自己提的。”

“她不是把牌壓在老五身上了,怎麼願意撤手了。”別以為她不知道,昌華屬意莫達,其中莫達和五皇子的關係是一大原因,那時候,無嫡子,元後又崩了,五皇子可是一個香餑餑。恐怕她沒想到,就是因為這個香餑餑,才弄得她一個長公主在夫家沒有地位。“這麼些年她有的是機會向你,向宮中訴苦,都忍住了,還和莫達一起把事情掩下,不就是看好了老五以後有機會上位,在壓牌嗎?”這得是多蠢啊,公主在夫家呼風喚雨,就是憑著娘家勢力大。她居然想著五皇子上位,自己地位能夠水漲船高,親疏遠近都不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