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2 / 2)

重華是在高氏作為皇貴妃期間,後宮除她之外一無所出,直到她死了,後宮才有皇嗣出生,可見一斑。

高氏這個女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個傳奇,她影響了整個太宗時期。

高氏有高太後護著,先皇寵愛還有皇三子皇二女皇四女,若非蕭家門生姻親遍布朝野,而高家不過微末小官根基淺薄,且族中沒有成氣候的子弟,乾清宮裏的龍椅怕是要換人坐了。高氏雖然不能榮登鳳座,但是也足夠讓當初的蕭皇後母子三人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而蕭皇後的大公主便是死於高氏之手,高氏原本要的是當今的命,隻是陰差陽錯之下,大公主殞命。

也是大公主之死讓先帝動容。高氏小性,手段狠辣,在潛邸還不顯,自從先帝登基,本性流露,凡是懷孕的嬪妃運氣好的流產,命運不濟的一屍兩命。

大公主是先帝第一個孩子,感情總歸不同,先帝眼睜睜看著大公主在他懷裏咽氣,和以往看到一堆血水所受到的觸動天差地別。

不過這樣又如何呢?高皇貴妃依舊是寵冠後宮的高皇貴妃,而蕭皇後和皇帝緊閉翊坤宮大門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先皇的仁慈就是讓發妻和嫡子龜縮在皇宮的一角活著。

各中原因不僅僅是他們是先帝的妻兒,而是蕭家,蕭家時代簪纓,根基深厚,先帝登基蕭家功不可沒,先帝若是貿然廢後,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不定蕭家鋌而走險。先帝要慢慢架空蕭家以及其同一陣營的世家還有發難的受害嬪妃家族。太宗時期便是一場皇帝與老牌世家的對抗。

直至高氏紅顏薄命,蕭皇後才得以重出翊坤宮。但是隨後,猶如高氏轉世的純貴妃蘇氏進宮,蘇氏野心勃勃,高太後懊惱引狼入室,但是先帝又離不得她。

眼見蘇氏聖寵直逼當年的高氏,有心計還生下皇子,未滿月就是壽王,高太後出身卑微,且胸無城府,如果沒生個好兒子就是老死後宮的命,病急亂投醫,對和蘇氏打擂台的蕭皇後明裏暗裏的維護。最終養虎為患,後宮朝堂三足鼎立之勢形成。

“現在的太後是母後,現在的皇帝是皇兄。”最後的勝利者是他們母子三人,不管對手是高氏還是蘇氏。

皇帝朗聲一笑,點頭道:“還是妹妹的看得透徹,笑到最後的才是笑得最好。”皇帝輕叩重華剛剛送上來的賬冊:“傳劉永和莫達。”毅勇候名劉永。

重華見此便退了出去,剩下的事情就不是她能夠摻和的了。她剛剛字裏行間把寶藏和五皇子扯上關係,又提了周卓,這兩人都私藏寶藏,周卓用來造反,五皇子又要用來做什麼呢?周卓就是皇帝的逆鱗,在先帝未登基的時候,皇帝這個嫡長子很是受先帝寵愛,皇帝對先帝感情頗深,感情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而且收買禦醫,先帝期間通過禦醫之手死了多少嬪妃和皇嗣,皇帝和太後對這一塊嚴防死守,效果顯著,皇帝即位二十四年,活著的子女近四十,僅夭折了兩個女兒和五個皇子,但是五個皇子之中四個是元後嫡子,這讓皇帝和太後不得不多想,最後徹查無果而不了了之。如今德貴妃此舉是真真切切的犯了忌諱。

重華細細的琢磨皇帝的神色最後發現她皇兄養氣功夫太厲害,隻看出了對先帝的憤恨,這也難怪,當年身為嫡長子卻一直無爵位,偏偏一兄一弟都是王爵,高氏和蘇氏為了惡心蕭太後和皇帝,其他幾位兄弟也都封了爵位,皇帝沒少因此被嘲笑奚落。如今諸子無爵,重華覺得一大原因是她皇兄心裏別扭,才遲遲不封。

至於對五皇子是個什麼章程,她一點也摸不到她皇兄的脈。不過五皇子蹦躂的這麼厲害,她就不信抓不到把柄,吩咐人打道慈寧宮,有些事她得好好和蕭太後說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