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爺也知自己話說的欠妥當,不該眾目睽睽之下留人,隻是他私底下求了老太太,任憑他怎麼說,怎麼鬧,老太太這次就不願如他的意。
九爺有心再說說什麼,被六老爺一瞪,那份膽氣就縮了回去,如今六老爺對他越來越嚴厲。
看的林瑾衡都歎氣,比九爺大的兄長,無論哪一個在他這個年紀即便說不上獨當一麵也小有所成了,哪怕是比他小的,要麼用功苦讀聖賢書,要麼勤加練武,唯獨九爺比她們這些姑娘家還輕鬆,她們還要學習執掌家事和琴棋書畫等才藝呢!
之前九爺還能以年幼為借口,更有老太太和六太太為她保駕護航,但是如今。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老太太這一病,加上六老爺賢妻美妾在側,膝下還有活潑可愛的稚子幼女,對不成器的九爺關心自然少了,九爺的地位明顯有所下降。
管家的俞鈺晚自然不會苛待他,也不會容奴仆慢待九爺,但是捧高踩低,世間常態,國公府的仆役對九爺也沒了之前的殷勤。
這種變化,想來九爺再愚鈍,也該察覺到了。而九爺做的不是奮發圖強,竟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架勢。
九爺待楊婉月不同,林瑾衡也看出幾分來,往日也就楊婉月的話九爺能認真聽幾分。
怕是癡心妄想,九爺文不成武不就,便是家世也不夠硬。且九爺素來又是個憐香惜玉的,頗得其父之風,林瑾衡遇到過九爺和他的通房遊園,柔情蜜意,寵愛異常,這樣的男子豈是良配。
不由得想到姚以安,世家子,十五左右有通房都是常事。姚以安目前還沒有,不過兩家有聯姻的意向,林瑾衡一挑眉,姚家總不至於弄出這麼一茬事來膈應她。
原來玩養成還有這個好處,她不用擔心遇上個二手貨,善哉善哉,不論古今,林瑾衡都覺得這是個值得燒高香的喜事。
林瑾衡在感慨九爺,不過半路跑了題。
殊不知楊正霖也在琢磨九爺。
女兒正是豆蔻年華,到了該操心婚事的年紀,她自幼長於衛國公府,且衛國公府勢頭正好,若有合意的,楊正霖也想她嫁回林家,想來林雅蘭也是樂見其成的。
長房兒子倒是出色,隻是求娶,求娶,都是男方求,上趕著嫁女兒隻會讓女兒被輕視,長房如有意,自然會和他提,長房無意,他也不必上趕著,沒得以為他拿女兒謀前程。
六老爺倒是與他提過,九爺和楊婉月的親事。
六老爺喜歡楊婉月的乖巧懂事,又知九爺聽楊婉月的勸,加之楊正霖官場得意,遂有心再結秦晉之好。
不過楊正霖是科舉出生,楊家也是書香門第,挑女婿不由得偏愛有才學的少年,可是九爺呢,至今還是白身,且就他聽到的那些評論,將來怕也是第二個六老爺。
楊正霖怎麼舍得把女兒嫁過去,他女婿可以不是世家子,便是出生弱些也無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必須為人上進,品格端方。
女兒家名聲金貴,林家九爺是個嘴上沒門的,若傳些什麼到外麵,如何是好!
用罷午膳,楊婉月隨著楊正霖離開衛國公,一月裏倒是回了三趟衛國公府,不過每次都不留宿,且都是九爺不在府上的時候。
重華長公主將一本賬冊推到林瑾衡麵前,“衣食住行都離不得銀子,說錢財是身外物的哪個不是變著法的往懷裏摟,你可不準學了這等酸性,有本事別吃別喝啊!”她可沒想養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出來。
林瑾衡樂不可支,想起一句俏皮話,一本正經道,“銀子不是萬能的,沒有銀子卻是萬萬不能的。”
重華長公主忍俊不禁,輕點林瑾衡的頭,“今兒我可不是來跟你貧嘴的,你其他也學得差不多了,也是時候接觸產業出息了。”
林瑾衡眼睛發亮,閨閣生活很精彩,但是這樣再精彩時間一久也膩歪了,她正需要新鮮事。
見她模樣,重華哭笑不得,翻開賬本推到林瑾衡麵前,“喏,這是你這十二年來的封邑所得,你是個有福氣的,封地上風調雨順,年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