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1 / 2)

留在忠義侯府的大臣分為兩派,一派已經歸順大皇子,因著大皇子還存有疑慮並沒有放他們離去也沒有讓他們參與自己的行動,不過是讓掌兵權的給親兵下令歸順,或是讓一些家族中有人掌兵的朝臣給親人寫信,勸其歸順,這些人更大的作用是在大皇子勝利之後。

另一派自然是誓死不從的,其中一部分家族勢力極其龐大,大皇子也不敢輕舉妄動,遂隻是暫時扣押。其餘家族勢力小的,也在忠義候等人的勸說下,大皇子為了不留下嗜殺的惡名而手下留情。

如此一來,林晉海發現遇難的大臣比他想象中更少,更為古怪的是,在大皇子離開之後,留下的大臣中又有不少用各種方式自殺,絕大多數死者是第一派人,這部分人以中間派的居多。

自殺的原因,很多人都說是因為這些人後悔臨危變節,慚愧自盡

還有一部分被殺的,則是大皇子一係的忠實擁護者。

這樣的蹊蹺讓林晉海頓生疑惑,這樣的結果對林延恩利大於弊,林晉海可不信這是意外,而在忠義侯府能弄出這麼大動靜?他不由得望向忠義候。

忠義候無奈苦笑,先人鑄下大錯,妹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為了一己私利把生她養她的娘家人往火坑裏推,麵對拿著證據威逼利誘的大皇子。忠義候的選擇是向皇帝坦白一切,他萬萬不信大皇子有淩絕頂的能耐,上了大皇子的船趙家就真的毀了,坦白立功,趙家許還有一線生機。

是以有了這一出,不過這些大臣終是在他們府上被困遇險,等真相大白之日,哪怕知道他是奉皇命而為,可心中芥蒂難消,趙家如何自處。忠義候自嘲一笑,苦中作樂的想,到底性命無憂。

林晉海目光一動,已經將事情猜出七八分,忠義候恐怕是皇帝的人,心中頓時鬆快了幾分,不過眼下也不是談這事的時候。

一些大臣見到林晉海已經亂了方寸,林晉海出現了,是不是意味著大皇子失敗了。

大皇子一係的官員、半路變節的官員頓時變得惶恐不安,有些人抱著奢望拿林延恩身世做文章,希望慫恿同一境況的同僚統一戰線,否定了林延恩,他們的罪就不是大罪。

林晉海環顧一圈,沉聲道,“諸位大人受驚了,哲親王已經伏法。林某奉聖上口諭前來捉拿哲親王同黨。”然後一指興風作浪的幾人,“將這些亂黨緝拿起來!”

一聲令下,就有彪悍的禁軍上前,動作粗魯堵著對方的嘴將人拖下去。

將或是噤若寒蟬,或是義憤填膺的表情盡收眼底,林晉海又笑著安撫了幾句,言下之意便是今天這事可以從輕處理甚至既往不咎,若是冥頑不靈,前麵幾人就是榜樣,亂黨會是什麼下場,大家都心知肚明。

即使明知留下這樣的汙點,前程毀了一半,但至少性命無憂,且對方人多勢眾,他們這邊勢單力薄,連個像樣的領頭人都沒有,隻能灰溜溜的認了。

留在忠義侯府的大臣分為兩派,一派已經歸順大皇子,因著大皇子還存有疑慮並沒有放他們離去也沒有讓他們參與自己的行動,不過是讓掌兵權的給親兵下令歸順,或是讓一些家族中有人掌兵的朝臣給親人寫信,勸其歸順,這些人更大的作用是在大皇子勝利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