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動支付發展借鑒:開放融合方能快速發展
日本是全世界移動支付發展最快的地方,從2004年開始推廣,現在,整個日本的便利店、便利售貨機、商超、百貨都支持移動支付。
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由於金融機構的壟斷較少一些,金融環境比較寬鬆,這給了日本的移動運營商、電商大企業日本樂天進入金融業以機會。這些企業的進入給了日本的移動支付以很快的發展機會。現在,日本的移動支付很發展,地鐵、公交、便利店等都可以用手機直接支付,不再有裝一堆零錢的苦惱。
此外,日本移動支付的發展較快,也得益於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精神。移動支付不是一個零和遊戲,而是通力合作,需要用是一種融合、共享的思維來做這件事。
再看韓國。韓國是移動支付發展也非常快速,整個智能手機的用戶占比達到90%。手機支付在整個支付當中占比60%。而移動支付發展快速的背後,是電信運營商與金融機構來進行聯合主導,政府也推出各種扶持政策來推動創新。在這條產業鏈上,移動終端製造商、各種科技公司,都獲得了發展機會。
美國更是一個市場化的商業環境。在PayPal這樣一家在互聯網支付上獲得較大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還誕生了Square這個利用一個簡單的“刷頭”占據了不小的移動支付市場。更誕生了不少新的公司,讓老公司獲得了移動支付的發展機會。如Intuit、VeriFon和Erply等。美國市場化的環境,金融業競爭充分,市場化程度很高。這也是互聯網金融在美國不熱,PayPal也至今隻能在支付環節發展的原因。
整體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在這個方向的指引下,整個移動支付將更需要包容、開放、融合、全球化的思維來推動。
?
多方合作保證支付安全
移動支付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公司、金融機構、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關係。在這個合作過程當中,自然會產生主導者。作為一名用戶,並不介意誰是主導者,而更多的考慮是誰好用,誰方便,誰安全,誰便宜,我就用誰的。
第三方支付最初是銀行的補充,補充了各個銀行之間,彙款的便利性,使得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地轉賬彙款,並且轉賬基本上不需要花費。而現在,從銀行彙款還需要收取手續費,隻有少數金卡類的網上銀行客戶不需要轉賬的手續費。這對用戶來說,將花費不少錢,在這筆費用上。作為一名普通的用戶,很難期望銀行主動地提升服務。
對於二維碼掃描支付存在的安全問題,確實也需要更多的技術工程師來利用技術確保這種支付方式更安全可靠。更有用戶問如果手機號綁定了支付寶、微信,那麼手機丟了,那支付寶裏的資金怎麼辦呢?
我覺得,未來,用戶用手機來支付是大勢所趨,無論是NFC、二維碼、還是APP等等,這些支付手段並不盡然安全。在確保移動支付安全中,需要互聯網公司、運營商、金融機構通力合作,來共同幫助用戶來解決問題。(當互聯網公司獲得虛擬運營商的牌照後,就可以打通互聯網與運營商的支付環節;互聯網公司獲得民營銀行的牌照後,協調金融的資源就容易。)
PS:在這裏給用戶,幾個TIPS來保護自己的手機支付安全:1、設置手機開機密碼2、在正規的軟件商店下載支付類APP3、使用手機安全軟件4、收到“電子密碼失效”等短信需撥打官方客服電話確認5、定期刪除手機垃圾和清理緩存6、不隨便掃二維碼7、不要使用公共WiFi進行手機支付,因為公共WiFi當中,黑客將更有機會進入你的手機裏麵,裏麵的信息也非常多。
最近,央行對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支付多次發文,我之前寫過相關文章進行了詳細分析,歡迎大家查閱我的文章,獲得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