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僅僅為了一時的快感(1 / 1)

德保羅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拖延症的主要研究者約瑟夫?費拉裏有一本專門講述拖延症的書,名為《萬惡的拖延症》,在這本書中他曾談到一個很典型的事例,足以說明拖延不會有“一時的快感”:

倫敦的某家主流報社經常要求記者們在周一的時候上報自己的選題,周二的時候就召集所有的編輯開會討論,在記者們上報的所有的選題中選出一個比較符合大家心意的。在會議上,每一個編輯都像是瘋了一樣說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以思路老套、題材不新穎等借口來否定對方的題目,他們感覺自己的題目是最有新意的,也是最符合大家意向的。

然後,選題會將一直拖到周五的時候才決定要用的題目。一般來說,周一如果交上50個題目的話,隻會有10個勝出,而記者們為了趕上周日報紙的發行,隻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拚命趕稿子。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些匆忙寫完的稿件根本連修改的時間都沒有,最終隻好慌慌張張地登載出來,質量可想而知,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益。

這種為了尋求劣質刺激的人,把所有的工作都拖延到最後,究竟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是自己把握著最終決定權的自我滿足,還是有人喜歡看所有的記者拚命趕稿件?很多拖延僅僅是為了享受劣質刺激,很多人也因此進入不到正常人的處事規則中,在拖延中不斷地掙紮。約瑟夫用這個案例揭露了拖延的根源。

德保羅大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拖延症的主要研究者約瑟夫?費拉裏有一本專門講述拖延症的書,名為《萬惡的拖延症》,在這本書中他曾談到一個很典型的事例,足以說明拖延不會有“一時的快感”:

倫敦的某家主流報社經常要求記者們在周一的時候上報自己的選題,周二的時候就召集所有的編輯開會討論,在記者們上報的所有的選題中選出一個比較符合大家心意的。在會議上,每一個編輯都像是瘋了一樣說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以思路老套、題材不新穎等借口來否定對方的題目,他們感覺自己的題目是最有新意的,也是最符合大家意向的。

然後,選題會將一直拖到周五的時候才決定要用的題目。一般來說,周一如果交上50個題目的話,隻會有10個勝出,而記者們為了趕上周日報紙的發行,隻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拚命趕稿子。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些匆忙寫完的稿件根本連修改的時間都沒有,最終隻好慌慌張張地登載出來,質量可想而知,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效益。

這種為了尋求劣質刺激的人,把所有的工作都拖延到最後,究竟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是自己把握著最終決定權的自我滿足,還是有人喜歡看所有的記者拚命趕稿件?很多拖延僅僅是為了享受劣質刺激,很多人也因此進入不到正常人的處事規則中,在拖延中不斷地掙紮。約瑟夫用這個案例揭露了拖延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