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岸後頭擠著數不清的災民,歐書記在這裏棄船上岸,慢慢的走。
見到災民代表和本地負責人,歐書記就關切的問:“情況怎麼樣?”
負責人說:“人還好,就是沒有吃的。”
歐書記回頭對秘書道:“糧食是個問題。”秘書就記下:“糧食是個問題。”
前麵有家人在建灶架鍋燒飯,那鍋蓋開著,裏頭紅糊糊熱騰騰,不知道是什麼。
歐書記和藹的問道:“鍋裏煮的是什麼?”那家人怯生生的回答:“南瓜、辣椒。”
歐書記回頭問負責人:“你們這兒有這道菜?”負責人苦笑道:“沒別的蔬菜了,有什麼燒什麼。總之先吃點東西。”
歐書記就問那家人:“你們出來幾天了?”那家人回答:“兩天。”然後鼓氣勇氣,補充:“兩天都沒吃上飯菜了。”
負責人怕那家人繼續抱怨,連忙插話介紹:“這是省委歐書記,來看望你們,大家歡迎。”一陣鼓掌。歐書記點點頭,對著周圍慢慢圍過來的人大聲說:“請相信黨和政府,絕不會讓老百姓挨餓的。”
負責人點頭道:“是的,我們相信黨。”指著一個瘦男人道:“他就是黨員,自己家都不顧,先救災。”
那人不好意思的點頭:“家淹了,跟鄰居他們一樣。幸虧有政府,我老婆孩子有安置房住。我先到這邊來工作。”
歐書記道:“黨員就該這樣。”對負責人指示,“要把黨團員都組織起來,充分的發揮黨員幹部的骨幹作用,與群眾共渡難關、重建家園。”
負責人等都點頭,想著,領導說話就是有水平!這幾句話可以直接寫進文件的。
旁邊秘書看看時間,代歐書記道:“大家快回去,按照歐書記的指示,把黨團員都組織起來!具體工作原則都清楚了吧?”
人們點點頭。還有一些人圍著歐書記不肯散去。小千舉著錄音筆對歐書記說:“歐書記請您說幾句話。”幾個陪同者自覺地往後退一步,聲音漸漸的靜下來,隻有水濤聲。
歐書記略加沉吟,向前走了幾步,對一個端著碗的老太太說;“老人家,你吃的是什麼呀?”老太太回答:“麵糊。”
歐書記又問:“麵糊?怎麼有點綠乎乎的?”
老太太道:“都叫雨水捂得發黴了。”歐書記示意,負責人搶身而出,想著自己還好沒有走,就找到鍋子,盛了一點給歐書記嚐。
歐書記嚐了一小舌尖,說道:“老人家,這個吃了要生病的吧。”
老太太說:“那別的也沒了。吃啥?”
歐書記沉重道:“要相信我們的黨。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是有覺悟的。政府不會忘了你們。”又回頭問:“咱們縣裏還有多少糧食儲備?”
小千把錄音筆給別人拿著,自己遞上礦泉水。歐書記喝了一口,聽人家彙報:“有60萬噸,但三分之一受了潮,具體受損情況還要騰出手來統計。能用的應該是30多萬噸,不過相當一部分是國家儲備糧,縣裏照理說不能動。”
堤岸後頭擠著數不清的災民,歐書記在這裏棄船上岸,慢慢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