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書之試講的博士研究生(1 / 2)

五月的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起來,知了也間歇的叫著,那時不時突然響起的聲音讓人生出一股煩躁之意。

首都燕京,昨夜下了一場綿綿細雨。

這場細雨竟是一下便是好幾個時辰,淅淅瀝瀝綿綿不絕,直至清晨才開始歇息。細雨過後的燕京中學校園顯得格外清新,曲曲折折的道路旁濕意盎然,路邊的楊柳綻著深綠,不時伸出三兩枝,阻擋著學生的行走。

而此時位於整個校園中央的逸夫樓四樓高一(10)班的課堂上,傳出一個男子聲音,那聲音渾厚而溫和,聽之使人不由心曠神怡。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算是仕途還比較順利。”

高一(10)班教室裏,簡陋的書桌後麵,寬廣的黑板下麵,一個身著白色上衣,黑色西褲的男士正在介紹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生平,很明顯,他是一個老師。

他很年輕,看起來最多30歲,正是一個男人最好的年華,身材不高不矮,體型適中,相貌不算英俊,但卻溫文爾雅,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股文人士子特有的氣質,讓人不由自主就心生一種親切之感。

“因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那老師,杜牧有哪些比較經典的著作呢?”一個麵目姣好、留著一頭長發的女生有點羞澀的問道。

“老師正要講到這個問題。”他微笑起來,眼神明亮,高高的鼻梁因為微笑的原因,擠出一道淺色的鼻痕,讓人覺得這位正在講課的老師猶如領家男孩一樣平易近人。“杜牧一生,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著名著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阿房宮賦》。其《阿房宮賦》、《江南春》尤為後世傳誦。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江南春》。”

他轉過身,在黑板中央最頂端處寫下三個飄逸飛揚的大字:江南春。然後,再一次轉過身,麵對下麵的學生,“在學習這首古詩之前,我先來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顏,單名一個續字,是燕京大學文學院古文專業博士三年級學生,今天在這裏試講,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學覺得我講課還行,可以多配合老師,以使今天的講課更精彩。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渾厚而溫和的男子聲音再一次在這所具有200多年曆史的校園名校中響起。隨著講課的節奏,顏續不時在講台上走來走去,他的動作緩慢,神態從容,身材挺拔,臉上不時露出淺淺笑容。

課堂上形形色色的學生聽得專心致誌,聚精會神,而其中有一部分情竇初開的女生,看著講台上年輕老師那宛如鄰家男孩清秀的容顏,竟有一種羞澀的感覺,感覺胸口咚咚的直跳。

40分鍾的時間說長就長,說短也短。不一會兒,“滴滴”的下課鈴聲就響起來了,下課鈴聲的響起宣告了這堂課的結束。

“今天的《江南春》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同學的配合,如果有緣的話,希望我們再會。”講台上的顏續清清淺淺笑著,眼神純淨而明亮。

大部分學生還沉浸在《江南春》帶來的意境中,沒意識到時間已到,臉上滿是茫然的神色,待反應過來,都齊齊的站起身,然後不知道誰鼓了一下掌,起了一個帶頭的作用,嗶嗶叭叭的掌聲以及呼啦啦的尖叫聲就呼天蓋地的響起來,

看著黑板上飄逸飛揚的粉筆字,聽著那渾厚溫和的聲音,以及那呼天蓋地的掌聲,坐在課堂後麵的燕京中學校長黃永亮、與兩個副校長相互之間對視了一下,麵色神情全是讚許,然後微微的頷首。

————————————————————————

一個小時後的校長辦公室。

黃永亮的右手緊緊握住顏續的左手,而左手輕輕的拍著顏續的右肩,那模樣有多親熱就有多親熱,以至於溫文爾雅的顏續有點承受不住,他生性淡和,性格沉穩,一時間還難以適應兩個男人之間這麼親密、曖昧的姿勢。

望著近在咫尺的顏續,黃永亮神情燦爛,臉上的皺紋交叉縱橫,就像一朵正在盛開的小黃菊,雖然不怎麼好看但卻讓人心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