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巧,楊不過離開襄陽後正是一路向西川前行,他不時打探郭襄下落,行程自然極為緩慢,當然更不可能知曉發生在益州荒山中的大事。
他一路無事不提,再說益州荒山之上,那淩思進所說的破誓,正和聖火神功有關。
明教寶典《乾坤大挪移》極難修煉,所以當六塊聖火令傳入中土明教後,就成了日後明教教主首要修習的功法。這聖火神功不比大成後的乾坤大挪移,好處就是修成速度的確快了許多,而且乾坤大挪移中的諸多難關也都被“山中老人”以自身絕學加以改進,如此一來,也就不再存有修煉的風險。
當年淩思進繼任明教教主後,便悉心鑽研聖火神功,他本來就是明教中年輕一輩最出類拔萃的弟子,帶藝入教時,一身武功就非同小可,所以五年間淩思進聖火神功幾近大成。
此人本就野心勃勃,正是發現明教的潛在力量,才投身其中,仿佛賭徒一般押注明教,實乃期待有朝一日明教可以在自己的帶領下,重現方臘時期的輝煌。
方臘身死後的明教,因為朝廷的壓製,一直窩在川陝區域秘密吸收教徒,隨著南宋日趨式微,明教也就日益壯大起來。等到單洪接任教主時,更是得到了從波斯總教傳來的六塊聖火令,並習得此中神功。
那時明教在單洪的帶領下,兼並了不少的小幫小派,得以迅速發展。
隻因單洪仍是畏懼朝廷的威壓,不敢向東挺進,隻得在西域建立自己的勢力,為了利益也與當地幫派殺伐不斷,很快惹上了近幾十年才興起的西域大派金剛門。
一連串的爭鬥中,明教勝多敗少,氣勢日盛,最終引得金剛門老門主亦是創始人親自出山,對決單洪,並以大力金剛指重創了他的四肢,使之成為廢人,這消息一經傳出,使得西域武林一片嘩然。
本來明教多年來積蓄了不小的力量,除去教主單洪仍有數名高手坐鎮,而那金剛門的老門主也是元氣大傷,命難久矣。
那單洪的親傳弟子葛衝,也就是下任明教教主的內定人選,武功已是不弱,他本可以帶領明教力挽狂瀾,一舉滅掉金剛門。奈何隻身上路的葛衝,正巧碰上了自西域荒漠深處而來的武癡歐陽銳。天意弄人,葛衝竟沒來由的死在歐陽銳的掌下,自此群龍無首的明教眾人不得不退縮回西川,直到淩思進接任教主後,元氣才開始恢複。
在淩思進接任教主後的十年間,明教日益強大,鋒芒再現,這主要是得益於淩思進聖火神功的厲害,那時的淩思進功力直追前任教主,可正當他打算一展宏圖之際,卻因修習聖火神功心魔大盛,漸入危境。
原來這路波斯武功的始創者“山中老人”,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他自身的絕學狠辣無匹,故而聖火神功雖以部分乾坤大挪移心法為根基,但主要區別還是融入了極為凶邪的武功。
淩思進固然有野心,可是絕不如“山中老人”那般邪毒,當心性被這邪毒之氣沾染時,淩思進難以自已,瘋魔之時親手殺了不少明教弟子。
為了停止自己對明教中人的殺戮,淩思進強忍被魔性侵擾的心神,離開了明教,那時他入魔已深,恐有性命之危,或許天不亡他,生死之際恰巧被少林寺的天圓大師遇見。
這天圓大師乃是當時少林方丈天鳴大師的師兄,在年歲上長了天鳴十歲有餘,一身佛法武功極為精深。那時見到走火入魔的淩思進後,以佛音念誦“金剛經”,穩住他心神、驅逐其魔性,數日後,當淩退思心中想明了經文中的含義,心魔便即消退。
此後淩退思受到天圓大師的點化,看破權利紛爭到頭不過還是一場空,就索性不再返回明教,私下找到左使委以重任後,就地隱居於西川的荒山野林之中,並與天圓結成大師亦師亦友的關係,時隔一年便相聚一次,在這天地山林之間,互相印證對佛法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