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承跟逆取的都有明君,也都有昏君,所以它隻是說你符不符合法律程序。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這個人,他是殺兄逼父奪取皇位的,那很明顯李世民一定是逆取的。但是,李世民在中國曆史上是一代明君啊,他構建了貞觀之治。逆取的皇帝,他有一個普遍的心理——心虛,他知道他這個位子來路不正。他擁有的這個天下,我們按照現在的說法叫“大宗財產來曆不明罪”。你把整個天下弄到你的腰包裏來了,來路不正。所以,逆取的皇帝普遍的心理是心虛。心虛的皇帝往往要怎麼樣呢?要夾起尾巴做人,不敢那麼囂張。所以,你看李世民那麼容忍魏征,魏征多次提意見,惹得李世民龍顏大怒,李世民都忍了,而且李世民的尾巴還夾了一輩子,不是夾了一時一會兒。最後李世民成就了“貞觀之治”,他是用自己的政績說明他是一個合法的繼承人。所以,我們覺得一個皇帝,你能不能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法的皇帝,按照正當的途徑,它是兩條原則:第一,符合規則;第二,擁有政績。規則和政績是確定你是合法繼承人的兩個基本依據。

那我們反過來看秦二世胡亥,那規則就不用說了,他完全給規則改了,他規則就沒法提。其實,胡亥有一條路可以證明自己是個合法的皇帝,那就是政績。但是,胡亥很可惜,他繼位以後沒有政績。胡亥沒有政績是兩點因素決定的,第一,他太年輕,他不懂;第二,他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逆取皇位的人;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他是第一個逆取皇位的人。在他之前還沒有足夠的曆史經驗讓他作為一麵鏡子,以史為鑒。所以,胡亥不知道用政績來證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畫外音]通過沙丘政變胡亥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殺害了皇長子——秦始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扶蘇,用非正常的手段奪得了本來不屬於自己的皇位。在皇帝的位置上胡亥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那麼,他都做了一些什麼來證明自己是秦帝國合法的繼承人呢?

《李斯列傳》說,胡亥一當上皇帝馬上就想享樂人生,這不可信。我覺得《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更可信,那就是胡亥當上皇帝以後,他首先要做的跟秦始皇一樣,也需要證明自己是個合法的皇帝;他盡管是非法奪取了皇位,但是他要證明自己是個合法的皇帝。胡亥怎麼做呢?我們看了一下曆史的記載,可以看出來,胡亥玩了四手,也就是說,他是從四個方麵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法的繼承人。這四手是什麼呢?首先是加強祭祀。胡亥的加強祭祀有雙重含義,一方麵是增加祭祀祖先的那個牲畜的數量,二方麵是增加祭祀的對象。因為祭祀是表現對先人的感恩,胡亥說秦始皇把皇位傳給他,他加強祭祀的目的說明自己是敬畏先皇,感恩先皇。這是第一手。

第二手,是尊崇始皇帝廟。中國古代的製度規定,皇帝允許留七廟,也就是說在皇帝的祭祀中間,可以祭祀七代祖先。在秦始皇之前就有這麼一個製度,在秦始皇死了以後,胡亥就做了一個改動,他把祭祀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秦為諸侯時候的祭祀,第二類是秦始皇當皇帝以後的祭祀,分成這兩類來祭。秦為諸侯時候的祭祀,既然可以允許祭七代祖先,那個居中的毫無疑問應當是秦襄公,我們講過《襄公立國》,中間那一個一定是秦襄公。後麵的六個他分成兩排,就是左邊三個,右邊三個。我們說祭祀的對象都是指的那個神位,放一個牌子,寫一個神位,那個神位表明他祭祀的對象是誰。和秦始皇血緣關係最近的那個神位是哪些人呢?是秦孝公,然後是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這六位,加上秦襄公,合起來這是一個祖廟,這個祖廟是秦始皇稱帝以前的祖廟。胡亥就規定,這個祖廟每一年的祭祀,由大臣去祭就可以了,皇帝不必親自去祭。另一個呢,是始皇帝廟,就是秦始皇的祖廟,這個祖廟以秦始皇為始祖,然後往下,再往下接著排。因為胡亥是第二世,他還沒有過世,所以下麵的神位他還沒有排。在秦始皇作為秦建成皇帝製度的這個祖廟,每一年的祭祀是由皇帝親自祭祀,全國的老百姓人人都得貢獻祭品。胡亥把秦做諸侯和秦做皇帝的祖廟分開,然後隆重地祭祀秦始皇的廟,表明自己尊崇先帝,感恩先皇。他想用這個辦法證明先皇傳位給他,他對先皇感恩倍至。這是第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