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1 / 3)

術吸引男人的注意。看見了此男和彼女暗中較勁,絕不心慈手軟地互相踐踏自尊。

她後來由安靜的半麵妝發展出另一項更為昭彰的行為藝術——與人偷情。她是不甘寂寞,不甘被冷落的,但是又必須屈服於婚姻。這是她的悲劇。

當滿城風雨,眾口相傳她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時,他為這流言刺痛,終於對她的行為忍無可忍,借口一位妃子之死是她下的毒手,逼她自裁。

愛別離,怨憎會。他們糾纏了一輩子,都是命中注定的劫數。到頭來,誰也沒繞過誰,誰也沒饒過誰。

想想,秋風露涼,她輕解羅衫,對鏡梳妝。鏡裏春色已遠,她也知道自己不再年輕,可那男人還是會來瞧她,哪怕是瞧一眼就怒衝衝轉身就走。

她微微笑著……連她自己也分不清笑是愛還是恨。時間久了,竟也這麼過來了。

她細細地為他梳了半麵妝。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愛上的人是和尚(1)

她是太宗的第十七女。

帝賜名為高陽。她名字璀璨,耀人眼目。縱隔了流光暗轉的歲月,猶可見,她父親當時是何等意氣風發,雄心萬狀,又將雄心投射在她身上。他將她捧在手心,嬰孩的柔嫩肌膚嬌小聲息穿透了繭痕密布的手心,直抵他心深處。他驟然回想起初次與女子歡好後那微妙的溫暖感受。心慢慢融化的感覺,隨著嬰孩的降生,隱秘地回歸了。

她的降臨,似乎昭示了他生命的年輕和昌盛,連她攪人的哭泣,他聽來也覺悅耳喜人。

年輕有為的秦王發動了玄武門政變,這本是一場兄弟鬩牆的非常事件,卻因為李世民的威望和實力迅速得以平息,沒有因此而危及初生的大唐。

而當她出生時,大唐王朝隨它英明的君王一起逐漸步向輝煌。

“高陽,我的小高陽。”她的父親總是滿心愛憐地喚她。寵溺她的程度,為諸子諸女冠,即使生母不見於史籍,也不妨礙她成為大唐最光彩奪目的公主。她容顏姣好如春陽,她快樂時,陰森廣闊的唐宮也隨之明媚。

無憂無慮的公主長大了。和所有疼愛女兒的父親一樣,在女兒成年時,為她尋一門好親,叫她由自己身邊平安過渡到另一個男人身邊,恩愛偕老,是最貼心穩妥的安排。李世民在功臣故交裏尋覓,他希望找到一個和自己一樣疼愛高陽的人,而這個人同時又是他倚重信任的。

房玄齡被他看中了,房玄齡對這樣的安排誠惶誠恐:當兒媳婦生來萬人矚目,且是皇帝最寶貝的女兒時,輕不得,重不得。接手的壓力可想而知。

房玄齡基於多種考慮,並不想合作,接手高陽。李世民不解老友的苦心,將其畏懼推脫認作謙遜,越發執意要把公主嫁到房家。

高陽嫁給了房家二公子房遺愛。這一個人如其名,拖遝而不知所雲的男人。高陽對之失望,繼而索然無味。

很難主觀去判斷高陽喜歡什麼類型的男人。可以確定的是,高陽絕不喜歡房遺愛這樣的魯男子,不喜歡也就罷了,這個人居然還做了自己的丈夫,真是相當鬱悶!

如果高陽隻是普通女子的話,可能她會選擇接受現實,不幸她是個公主,還是大唐最得寵的公主,她有能力照自己的好惡去處理。

初次的洞房花燭之後,她拒絕再與這個男人親近。高陽運用公主的威儀,勒令房遺愛不得隨意接近她。對於兒子和兒媳之間的矛盾,房玄齡隻得啞忍。事實證明了他先前的判斷無誤,房遺愛是不適合做駙馬的,尤其不適合做高陽的丈夫。

李世民讓女兒一生隻牽兩個男人手的純美願望落空了。但他並不知道,沒人會跑去跟他叨叨這些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