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長坪縣的刺梨種植正在開荒階段,這個階段用時會長一些。估計入冬後,連追肥的工序都可完成。”石東富在張長文麵前,談到長坪縣的工作,自然要做詳盡的解釋。
“種刺梨?”李大為聽兩人說這話,不由自主地搖搖頭,“那東西你們也敢當做項目來搞?真是不知者無畏啊。我說你們這些人,能不能先問清楚再做事?做事之前,都不到處問問究竟是什麼嗎。
張市長,我可不是說你,張市長到柳河市時間短,對下麵的情況有所不知也在所難免。我看啊,這個所謂的刺梨種植項目什麼的,能夠盡早斷了就斷了,免得過一兩年沒地方哭,果農圍住縣正府要錢,就追悔莫及啦。”
張長文聽李大為說,心裏也一顫,情況如果真這樣,不僅是長坪縣和橫折縣會出問題,柳河市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但如果單憑李大為這幾句話,就完全打亂他們這裏的工作部署,也太兒戲了點,便凝重地說,
“李董,你在省裏信息廣,還請為我們說說刺梨種植,是怎麼回事吧。”
“那有什麼怎麼回事?”李大為意味深長地看一眼,繼續說,“省農院五年前找到我,想到江宇新科拉讚助,說了一大通刺梨的未來展望。
我可不聽他們糊弄,那些教授有幾個是具備經濟頭腦的?事實證明,五年過去還沒做出什麼進展,項目早就有了,想搞點經費而已。
如今,找到柳河市來,也不想想,真要是好項目,會輪到柳河市這邊做?你們肯聽我勸,就盡早將這個項目砍了,止損也是一種勇氣。”
對李大為這個解釋,張長文也是鬱悶,他所說的情況實際沒多少內情,似是而非。如果真按照李大為這樣的說法來做決策,會怎麼樣?但李大為在省裏的能量有多大,他是知道的。
張長文到柳河市來上任,雖說不與省城李家沒直接的關聯,但他知道,支持自己的省裏那位,和李家的關係比較密切的。要不是如此,張長文也不可能在李大為麵前表現這樣姿態。
石東富沒能直接和李大為對話,級別還不夠,可他聽到李大為所說的,對刺梨種植極度不屑之態,也動搖起來。
是不是刺梨種植真到在兩三年後,果子爛在坡地裏,滿山的刺梨變成野果,對他而言對長坪縣而言都將是一次沉重打擊。
“李董,我能不能問一問新畦食品公司,是怎麼回事?”石東富忍不住還是開了口。
“你說什麼。”李大為說。
“新畦食品,就是與省農院合作的一家公司,專做刺梨生產的。”張長文解釋說。
“沒聽說過,省城無論哪家稍有規模的公司,我不熟悉?哪怕市值隻有千萬的,我也了如指掌。你們所提到的新畦食品公司,絕對是一家皮包公司,也可能是省農院那幾個人搞的鬼。”李大為很肯定地說。
“如果你們還抱什麼希望,我給你們打個電話,問問就清楚了。”
李大為坐在張長文身邊,手機放在桌上,撥打電話,接通了,然後問起新畦食品的事情。對方說,新畦食品成立不到三個月,資產注冊五千萬,目前所有的經營都還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