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楊再新碰麵是在辦公室,張繼光雖說還是原來的樣子、原來的神態,可心中卻不一樣。這時候,見楊再新時更冷靜,也刻意地讓自己與楊再新保持一定距離,然後,來思考自己即將麵對的情況。
看楊再新的樣子,他是不知縣長石東富在做懷仁鎮各人的工作,在自己麵前,還是一直以來那敞開的心懷。笑嗬嗬地,神情和悅,似乎就是一個陽光男孩。
張繼光不免聯想到自己的孩子,孩子大學最後一年了,到明年,也會走入社會。他會有什麼樣的職業?又會麵對什麼樣的社會風險和壓力?
如果,自己的孩子處於楊再新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會如何做?
然而,自己如果與縣長直接對抗,又會有什麼後果?撤職、冷閑起來,還是更為嚴重的處分?不論哪一種,自己在長坪縣再也沒有爭取資源的可能性。
真是這樣,等孩子大學畢業,那就得完全靠他自身去拚搏,在縣裏在也不可能為他謀求一個職位了吧?
這也不是張繼光想要的結果!對自家孩子,從上大學起,就準備給他兩條路選的。因為孩子隻是考取二本而已,畢業後從業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孩子在大學裏自己應聘,這是第一選擇;應聘不上或職位不理想,則自己拚著老臉,到縣裏求人,總要求到一個崗位,這是第二條路。
張繼光這個主意定下不是一年兩年了,在縣裏也是有準備的。雖還不確定下來,但如果這次自己按照縣長所說去做,到明年,去找縣長簽一個字,可能性會有吧?
張繼光確實拿不準,但如果不按照石東富的意思去做,則完全斷絕為孩子謀求一崗位的機會。
心裏稍定,張繼光麵對楊再新的笑臉,還是有著不敢直視的勇氣。對懷仁鎮的好與壞,按照誰的意誌去做工作,其實影響都不大的。
楊再新到懷仁鎮之前,懷仁鎮還不是照樣過日子。等楊再新調離了懷仁鎮,難道這裏就不過日子了?
理智和感情之間的衝突很激烈,張繼光此時的思路、邏輯顯得遲鈍。楊再新以為他是有什麼心思,說,“繼光書記,有什麼心思?”
“我還能有什麼心思。”張繼光否定了,也不解釋,苦笑一下。
“我想了解了解‘和美家庭’創建精神文明的評選情況,目前差不多了吧。”楊再新見張繼光神態雖不對,也不多追問。
“再新鎮長,這個事情確實有了初評,資料也準備齊備。最後的確定,肯定還要開會討論,敲定下來。”張繼光說。
“你自己的材料呢,準備怎麼樣?你可是我們鎮最有希望拿到一等獎的家庭,必須萬無一失。”楊再新笑著說。
“再新鎮長,我反複考慮,我還是退出參評為好。”張繼光原本還不太在意是不是參評,但從縣裏回來後,覺得還是退出為好。免得為自己的名額問題,讓楊再新多受一次挫敗。
“這肯定不行。”楊再新很堅決,“參評不參評,不是你本人的事。事關懷仁鎮在縣裏爭取到更好的名次,是懷仁鎮的名譽與工作成績。這不是個人情緒問題,繼光書記,這一點,我們不是早就討論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