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實地調研(1 / 2)

市裏、縣裏、媒體的車本身就不少,懷仁鎮能夠跟著一起的,就不多。楊再新之外,張文輝被章童俊點名留在鎮正府,其他人隻有張繼光和龍利群上車。

龍成海和田曉明作為隨行處理雜事的人,先往村裏去。當然,村裏早就有駐村幹部和中層領導去安排了。

行程先走高村,看那裏礦渣池的情況,然後,看高村的刺梨種植坡地的開荒與整理情況;

第二站是通板村,安排中餐。通板村似乎成為領導下村吃飯的專用點,有一套廚具,而做菜的手藝也比較好。

領導到村裏吃飯,不違規,又能夠體察民情,自然是很不錯的選擇;另外,通板村有礦藏、礦洞,對護礦工作做得好,有實在的東西給領導們看。

征求李善淮的意見之後,這個行程基本定下來。吃過飯後,李善淮不多留了,直接返回縣裏。

得到行程情況,楊再新讓人安排人手,準備中餐。

楊再新的車上坐了張繼光和龍利群,在車隊前麵帶路,壓著車速。龍利群說,“鎮長,養殖產業的難度並不大,我們可找縣、市畜牧的專業人做技術指導,這個事情大有可為啊。”

“楊鎮,養殖的困難不難克服,但銷售的渠道,可就不容易啊。”張繼光說。

“張書,說到銷售渠道,對我們村民而言,他們能夠輻射的不過是鄉鎮和縣裏。

但對新畦食品而言,完全可建立更高效的銷售渠道,但前提是我們必須保證這些養殖產品的質量和環保。”楊再新笑著說,“都市的市場大,需求也大,關鍵是品質要過硬。”

“這樣說,我覺得有更足的信心了。”龍利群笑著說,對楊再新這個鎮長,已經到崇拜的地步。

高村在望,先在山坳處停車,大家看山下的峽溝和天然洞坑情況,看當初泥石流遺留下來的痕跡。山溝底,染得黑的一切,如今雖有些改善,但還是能夠看到當初的樣子。

在這裏李善淮也不多說,倒是章童俊提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到長坪縣目前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和整套措施。

隨後,到礦渣池去看,這裏的池子因為當初暴雨引發泥石流,大部分礦渣流進礦洞。李善淮說,“再新鎮長,礦渣可用成分是什麼,查出來了嗎?”

“書記,我真不知。”楊再新笑著說。

“當初的警惕性來至哪裏?”李善淮笑著說。

“書記,世上本身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特別是國與國之間。”楊再新說,“當然,災難麵前那是特殊狀況,那是人性的光輝。平時的往來,不過是求利而已。”

“不錯不錯。國之謀,從來不能用善、惡來評判。利益當先,利益至上,這也是普世規律。自古就是如此,張儀、蘇秦、白起這些曆史人物,如今誰來評判?”李善淮也笑著說。

這樣的聊天自然不會傳出去,怎麼說,不過是兩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楊再新對這也不在意,不管自己如何說,李善淮也不至於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