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苦李坪村的經濟林苗木的定金是一萬,東材村的定金可能一致,楊再新還是問了問。
“我們村的定金是兩萬。”李大支書說。
“你們村經濟林栽植規模更大?”楊再新說,不過東材村確實比苦李坪村要大,全村六個組,總數有兩百餘戶。但全村分為五個自然村,不住在一處,給人的印象反而小一些。
“兩個村其實差不多的規模,我們村有些農戶一開始就選擇這種刺梨。”劉軍說,“主要是段書記說,他同提供苗木一方說好了,給三萬定金,反正這些苗木的錢不能少,遲早都要給。
段書記這樣說後,我們村就墊付了兩萬。”
“這樣說,兩個村的定金是三萬了。這個錢是誰收,你們拿到收據嗎?”楊再新說。因為之前先林業局那邊沒有收到信息,這份訂單自然讓人多想。
“有一張白條,沒寫提供苗木的是誰。段書記說沒關係,反正今後找他就是了。”王平會說。
楊再新看著林力俊,見他輕微地搖搖頭,也不好說什麼。這個事情,按說段周林也會意識到楊再新等人入村後,會問到這些情況的,他沒有解釋,說明天不擔心出錯。
三萬元的定金數額不大,但如果真的出問題,段周林結局也會很慘。難道他不知這樣做的後果嗎?所以,楊再新也覺得不可能是段周林為了幾萬塊錢做不理智的事。
在村主幹麵前,楊再新不會提到段周林拿著錢的可能性,喝了一些茶,酒意並不減輕。
原本要去東材村看看的,但楊再新覺得三萬塊錢的定金似乎有漏洞,又不好說出來。便找來借口,接一個電話後,說有急事要趕回縣裏。
東材村三位主幹雖然挽留,但楊再新的工作為重,隻好邀請下次到村裏去檢查工作。至於兩村這種刺梨的數據,等旁晚會有人提交過來。張新民和劉悌,還有林力俊鄉長都能夠直接與村裏對接的。
張新民開車離開苦李坪村,很多人送到村口外,還依依不舍得樣子。張新民說,“楊主任,村裏人對你的感情,非同一般啊。”
“楊主任做了多少工作,長坪縣的人民心知肚明啊。”劉悌說,“誰如果像楊主任這樣對群眾有大的貢獻,我也會非常敬佩他,尊敬他。”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力俊鄉長說,“我之前就很敬佩楊鎮長,今天看到楊鎮長在苦李坪村同群眾溝通,對楊鎮長已經到崇拜的地步了。也發現自己在工作上的差距有多大。”
“得了得了,你們之前沒吃飽嗎。”楊再新笑了笑,這種話還是不能流傳開,否則,對自己是不利的,“想一想,等會見到段書記,該怎麼跟他說吧。”
“還能怎麼說?直接說啊,就像他跟我和新民說的那樣,直接說。”劉悌對段周林是有很大不滿的,要不是他作梗,也不會麻煩楊再新到金望鄉來。
“楊鎮長,村裏發生變化的事情,我估計段書記是有所準備的,但定金的事情,該怎麼辦?村裏承受的損失,能夠減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