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明白了。以後會注意的。”衛子揚說。
“那就好,今天,我和大哥等你回來,這是第一個要跟你說的事。要放在心上,我知道你的才華,也知道石羊縣回事你表演的平台,但也不要忽略對手。那個人也不簡單……”
“叔叔,你是說他做的養殖業,還是那種植業?”衛子揚冷笑一聲,“就算他和省城趙荇東、劉敬敏、魏強等人往來,這些人除了給他一個長善完全中學,還能再給另一所學校?
或者給他幾個億來建廠?農產品在國內,本身就沒什麼作為的,要不然,為什麼還要到國外進口?
國內的規模化,無論如何都比不上國外的大型農場。他們幾乎完全機械化,使得觀眾效率大為提升,成本就降低到最低點。除非你技術有非常態的提高、飛躍起來,這可能嗎?”
“你對新畦食品公司有多少了解?”衛鵬說。
“我知道,是省農院為了將刺梨這研發多年的所謂成果,要推廣出來,才組建的一家公司。牽涉到人或許不少,正因為這樣,這家公司就沒有核心力量。
公司關聯的人越多,就越不會有凝聚力,也就做不了什麼事。我也知道,這家公司目前接收了李家的一部分資源,不過,那些都沒有多少競爭力。
依靠這些資源想將種植也做起來,能夠做起來嗎?關鍵還是要自身產生利潤空間才行。對省農院而言,隻要把這個事情做起來,那就可以向上彙報,得出成果。
下一年,就可換一個研發的項目,研發資金到位就好。”
衛鵬搖搖頭,衛明慧不做任何表示,對兒子所說也是大部分讚成的。而國內以往的情況看,確實如此,相信這一次也不會有多少意外。
每一年,全國立項的項目,到底有多少,誰來統計一番?然後,這些項目運轉之後,能夠帶來效益的占多少比例?有誰統計過嗎?
不用猜想,也知道結果會是怎麼樣的。但各地依然是這樣運作,要不然,誰還能做什麼事?
“子揚,你還是大意了。”衛鵬說。
“叔叔,你聽到什麼了嗎?”衛子揚說,對楊再新這個人,他確實了解並不多,但一個從村裏走出來的,能夠有什麼能力、有什麼眼界?機遇巧合,得到一點機緣,以為真會讓省城這些人看重,就能夠攀上高枝?
省城這些人,確實可給你一點資源,但也就是一兩次而已,他們也會考慮到投入與回報的關係。
“就目前說來,你真的落後了一些。”衛鵬說,“今天上午,我知道你要回省城來,便留意了一下。你知道嗎,今年江上省十佳青年中,那個人位列第三。
然後,省裏還將他的資料往上報,參與全國十個人的競選。以這個人目前的成績看,他是不可能選上的。但也比你要走在前麵了。
子揚,今年你是市級優秀,那個人是省十佳之一,肯定會受到省裏主要領導的關注。
還有,不知你是不是留意過,前一期內參上,省黨校魏教授與他聯名刊出一篇論文,這也是一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