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淮和石東富都點點頭,明白楊再新所說的意思。如果說台洋金屬有限公司遷移到柳河市來,生產的成本提高了,必然是有問題。即使成本降低一些,但降低不幅度不大,他們有必要這樣做嗎?
“還有就是,台洋金屬有限公司要規劃未來中短期、中長期的發展,那麼,柳河市這邊真正具有的優勢在哪裏?柳河市這邊有資源嗎?
書記,我覺得弄清楚這些問題,這家企業遷移過來的根本目標,也就不難發現了。”楊再新說。
“有道理。”石東富說。
李善淮也點點頭,對江華軍如此激烈的推動引進這家企業,確實讓人擔心。但想來,江華軍或許有他的道理,了解這家企業的情況。
市正府那邊的工作推進比較快速,據說引進企業工作小組的成員,已經跑到窄台省,與對方麵談,取得一定進展。初步的條件也反饋回市裏:
柳河市提供土地用於建廠、提供五千萬資金的銀行貸款,用於搬遷廠房設施。
這樣的條件看起來並不嚴苛,這家企業過來落戶,會解決柳河市這邊不少人力崗位,也會給柳河市這邊帶來頗為可觀的稅收。
年產值幾十個億,即使不是全部搬遷,那也有二三十個億的產值,確實有一筆稅收。
引進一家大型企業不僅僅是上述兩大利好,因為有企業過來,很可能這家企業的上下遊企業,也會過來落戶。
還有其他的企業,要引進來,相對而言,會容易得多。這才是引進這家企業的真正意義。江華軍在市正府那便闡述理由時,將這些道理說的很透徹,自然也傳到李善淮這邊。
大道理都很好找,可細節的地方,才是最為重要的。拋開各種理由而看實質,企業的創建,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盈利,離開這一點、違背這一點,那都是不成立的。
對於市裏要不要引進這家企業,李善淮也不可能一念而定,市裏肯定會召開會議深入討論、論證這一決策的正確性。
到時候,江華軍肯定會把所有的理由,都提交出來,說服與會的常委們。
正準備離開,都走到辦公室門口了,李善淮又說,“再新,你們先慢走,稍等等,平江市長過來了,可能是要談柳河市產業發展的工作,你們也留下來一起聽一聽,發表自己的想法。”
從省城回來,王平江就下定決心,要在柳河市各區縣推進產業發展的工作,雖說江華軍市長對產業發展很不屑,王平江也是認準這條路要走,會在市裏提出自己的工作方案,供常委們討論。
柳河市的產業工作,最初就是楊再新在橫折縣的雙溝村開始起步,然後在長坪縣和橫折縣進行推動,再往外蔓延,擴大影響力。如此,要討論產業發展的工作,楊再新確實很具有發言權。
石東富在這方麵也是有足夠的發言權,讓他們留下來,對王平江的工作方案會有一定的補充。
王平江很快到了,進辦公室,見楊再新和石東富也在,說,“太好了,正打算請你們到市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