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外的生源如何確定,問題都不大,但本縣的生源,該如何確定?”劉琴琴說,“這個問題,是目前三所高中學校最為關注的問題,同時,家長、學生也關注。
長善完全中學目前雖說還沒有師資情況,更沒有過往的教學業績,但僅僅是學校給學生提供的生活資費,就讓家長和學生動心了。
當然,如今在長坪縣還有誰,會不相信長善完全中學的教學水準,超過現有的學校嗎?”
“劉縣,對於長善完全中學的教學水準,這時候言之過早。我說一句內心話,是沒有什麼底氣的。作為長善完全中學的校長,我隻能說盡力去做,能不能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滿意,還要待時間來檢驗。
對於招收學生,我提一個方案,如果有不同意見,一起討論商定。
首先的是小學一年級的九百人,我想在城區招收兩百人,其中一部分是包括教師子女在內的生源。以自願報名來定,超員則搖號,人數暫定100人。另外一百人,是務工子女,如果人數不足,可從先前的報名人數補足;
還有七百人的名額,則從鄉鎮中招生,也是以自願報名,超員搖號進行操作,對外公示結果。
七年級一千人名額,城鎮生源給400人的名額,其餘六百則在鄉鎮小學招收;
高一新生,以自願報名、超員搖號的操作模式,我估計行不通了。這樣吧,長善完全中學作為第三批錄取學校,我們招收滿二千八百人為準。我估計,今年不一定能夠招滿。真要是沒招滿名額,剩下的名額,全部放在橫折縣去招收線下生源。”
這時候,楊再新提到的是招收線下生源,這是按照往年的劃分說法。以前,長坪縣等高中學位嚴重不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初中畢業生,沒有機會進入高中學校就讀,如此,在招生時,按照學位人數,將中考的畢業成績,從上到下畫出一條分數線。
這條分數線劃出來後,自然就有線上生和線下生。線下生動讀書去向主要是職業中學,然後還有少數的,則是高價生。家長交錢,買一個學位。
對於高中學校而言,線下生的招收也是有一個限度的,除了一些關係戶生源,留下幾十個額外的名額,來給學校增收。
比如,一個線下生收取三萬或五萬,先簽好協議。要求學生在紀律上要有保證,否則,會退學但不退錢。至於線下生在學習期間,能不能跟上班,能不能考取大學,學校一方是不給任何保證的。
對於長坪縣而言,每一年這樣的線下生數額可不少,橫折縣也差不多,占應屆中考畢業生的百分之六七十。
每年全縣中考畢業生大約在五千多到六千人,原有高中學校招收的學生人數在兩千多人。而去職中學校就讀的並不多,使得縣裏唯一一所職業高中(中專)的生源並不好,加上市裏和省裏開辦的職業中專、職業大專等所招收的學生,總計起來不會超過五六百人。